激蕩三國

二、奇兵入川,蜀漢二世而終

字體:16+-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由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生前定下的政策方針,團結內部,但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麵。但在蔣琬、費禕死後,薑維執政,又多次對魏用兵,消耗了國力。而且劉禪在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專擅弄權,結黨營私,朝政就這樣一天天衰敗下去。連薑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遝中(今甘肅舟曲西北)屯田以避禍。這時的蜀國統治基礎已大大動搖。

公元262年冬,司馬昭看到蜀國朝政腐敗、主將不和,後主劉禪更是昏庸無能,於是開始布置準備滅蜀。他認為薑維這樣頻繁地騷擾邊陲,禍患無窮,而且長期的對外戰爭也使弱小的蜀國資源更加衰竭,百姓也疲憊不堪,滅蜀的條件已經成熟。但是朝中大臣大多認為這是不可行的,隻有鍾會表示讚同。司馬昭拒絕了大臣們的勸諫,一心滅蜀,並根據雙方力量對比和當地特殊的地理形勢製訂了詳細的伐蜀計劃:他認為蜀國總共有士兵九萬人,除了防守成都與各地的四萬人外,剩下的機動兵力不過五萬人。現在如果以一部分兵力把薑維率領的大軍羈絆在遝中,使他無暇顧及;主力部隊則直指駱穀,通過蜀軍力量最薄弱的地帶,奔襲漢中,這樣就一定可以取得勝利。

公元263年五月,司馬昭在一切準備妥當後,便下令分兵三路大舉伐蜀,由鄧艾率領三萬多人從狄道出發,急速進軍甘鬆、遝中,拖住薑維;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三萬餘人從祁山出發,占領武街、橋頭,切斷薑維的退路;再由鍾會統領十萬大軍分別從斜穀、駱穀、子午穀向漢中挺進。大軍出發前夕,有人就向司馬昭進言:“您派遣鍾會率領十餘萬大軍伐蜀,而他卻沒有親屬妻女留在洛陽為人質,還是派其他人吧。”司馬昭笑著說:“這種情況難道我不知道?如今蜀已經失去民心,成了天下的禍害,那裏的老百姓已不能安心生產,征服它易如反掌,但大家都沒認識到這一點。一個人如果還沒有打仗就開始膽怯,就不會有智謀了;沒有機智和勇敢卻硬要他去打仗,就隻會打敗仗。而鍾會和我的意見相同,派他伐蜀,一定可以成功,你說我不派他派誰呢?至於滅蜀之後,即使發生你所憂慮的那種情況,但他又能有什麽作為?如果他想謀反,沒有人會支持他的,蜀漢的將軍、官吏早已嚇破了膽,成不了氣候;中原將士由於思念親人,都想早點回家團聚,是不會跟隨他的,因此他這樣做隻能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