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國

二、三國時期的文學成就

字體:16+-

(一)建安風骨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據鄴城後,在中國北部形成了一個以鄴城為中心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麵。曹操本身就是一個文人,所以他倡導“尚刑名”“尚通脫”,善待文人,所以許多文士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相繼奔往鄴城,歸附到曹氏周圍,並且迅速在這裏形成了以“三曹”為領袖,以“七子”為代表的龐大的文人集團,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三曹”

和“建安七子”。這些人在戰時大多隨軍,歸來後習文作詩,探討文學,相互批評、磋商,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使這個時期的文學得到了發展,並建立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建安風骨”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建安”實際上是東漢末年獻帝劉協的一個年號,建安文學通常指從漢末到魏初這個時期的文學,並非僅限於年號所代表的那二十五年。

建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時期,“俊才雲集,作家輩出”,各種文體得到發展,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三曹”是指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因他們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他們都生活於漢末動亂年代,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頻繁、激烈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三曹”在寫作手法上,繼承了漢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等現實主義傳統,具有相近的藝術特色,成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但由於他們的經曆等的差別,文學成就的不同,風格也有差異。曹操是開時代風氣的帶頭人,“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植詩文創作最豐富,藝術成就也最高,鍾嶸稱他“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建安之傑”;曹丕在七言詩的創作、文學批評的首創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