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國

三、國富地險的西蜀劉璋

字體:16+-

劉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潛江市西北地區)人,為東漢魯恭王後裔。公元194年,東漢益州牧劉焉去世,劉璋繼任其父之職,繼為益州牧。《三國誌》作者陳壽評價劉璋說:“璋非人雄,而據土亂世,負致乘寇,自然之理。其見奪取,非不幸也。”根據曆史上的記載,劉璋確實沒有奪取天下的才能與野心,他如果生在太平盛世,應是一個很不錯的文臣,可惜遭逢亂世,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成了曆史上軟弱君主的代名詞。

巴蜀地區地勢險要,自戰國末年李冰修都江堰起,地富民殷,富甲一方。又因蜀地距中原統治地區較遠,民風蠻悍,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說法。自秦漢以來,天下局勢每一發生動**,蜀人都守關割據,憑地勢之險,稱雄一時。漢高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中王,他正是依賴蜀地的物質基礎才得以稱雄,統一天下。可見,巴蜀地區確實有帝王之氣。劉璋父劉焉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入蜀以後,才產生了問鼎之心。

劉焉字君郎,漢靈帝時,黃巾亂起,劉焉以“刺史威輕……輒增暴亂”為借口,向漢靈帝建議在各州郡改置牧伯。當時的漢靈帝已被農民起義嚇破了膽,恰巧此時並州刺史張懿、涼州刺史耿鄙都被趁亂而起的賊寇殺害,於是劉焉的建議被漢靈帝所采納,授劉焉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另授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室劉虞為幽州牧。州牧權重,此製一設,豪強權力立即擴大,割據形式遂成。

劉焉入益州後,任用益州從事賈龍為校尉,一麵實行安撫寬惠的政策,收買人心;一麵又實行威刑,鏟除異己力量,殺益州豪強十餘人,以圖謀割據。益州豪強看出了劉焉的意圖後,自然不會聽命於他。漢初平二《 三國演義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