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政權被消滅後,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鬥爭還在繼續。1645年6月,由明朝的遺臣黃道州、鄭芝龍另立了朱聿鍵為皇帝,並在福州即位,
曆史上稱他為隆武帝。
黃道州雖然真心抗清,但無奈兵權卻掌握在鄭芝龍手中。鄭芝龍隻想保存實力,不肯真正出兵抗清。後來清軍進攻福建時,鄭芝龍受清朝高官厚祿的引誘就投降了。這樣,隆武政權也就滅亡了。
鄭芝龍雖然沒有氣節,但他的兒子鄭成功卻和他相反,幾次拒絕清軍的引誘,決心抗清,並和他父親斷了父子之情。
鄭芝龍降清時,鄭成功才22歲,是個青年將領。鄭成功苦苦勸阻他父親降清無效,便氣憤地單獨跑到南澳島,招募了幾千人馬,舉起了抗
清大旗。
鄭成功兵力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在廈門建立了一支水師。1647年,桂王永曆政權建立,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被封為威遠侯。從此,鄭成功與西南的抗清將領李定固往來呼應,成為南方抗清鬥爭的兩大支柱。
鄭成功在抗清鬥爭中十分注意根據地的建設,他改廈門(明代稱為中左所)為思明州,設立六官分理庶政,並將全部軍隊分為71鎮。在鄭成功起兵抗清的十幾年中,曾先後九次南征,三次北伐。其兵鋒所指,清軍聞
風喪膽。
1659年,為配合西南的抗清鬥爭,鄭成功再次北伐,他和抗清將領張煌言聯合起來,乘海船率領水軍17萬人開進長江,分水陸兩路進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清軍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騙了他。鄭成功中了清軍的計,最後打了敗仗,退回廈門。而這時,清軍已占領福建大部分地方,他們用嚴密封鎖的辦法,要福建、廣東沿海百姓後撤40裏,以斷絕對鄭成功的糧草供應,以圖困死鄭成功。鄭成功無論在哪裏招兵籌餉,都遇到了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