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炮聲震醒了東方睡獅,開啟了中國自商周三千多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終於睜開眼睛發現了天朝之外更加強大的世界,魏源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被人們稱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
界的第一人”。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陽人。出生於一地主官僚家庭。10歲時家鄉遭災,家庭從此破落。由於家境貧寒,魏源讀不起書,隻好到私塾裏借書,由於他刻苦勤奮,15歲便考中舉人。他熱心研究中國現實問題,喜歡議論時政,成為鴉片戰爭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從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起,魏源就開始注意了解和研究西方世界。
1840年9月的一天,占領定海的英軍,為了籌劃進攻中國內地的作戰計劃,派出人員刺探軍情。一名叫安突德的炮兵軍官偷偷地到定海附近測繪地圖,被當地的百姓抓獲,送交給寧波知府衙門。
魏源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即趕到寧波,親自審訊安突德。安突德向魏源交代了英軍的作戰意圖和武器情況,同時也詳談了一些英國的曆史、地理、經濟和政治等情況。事後,魏源根據安突德的交代的材料,寫成了《英吉利小記》,向中國人介紹了英國的曆史、地理等基本情況供
人參考。
1841年8月的一天黃昏,魏源在鎮江城邊的碼頭上,迎來了因中、英戰事被道光皇帝革職罷官、即將發配到新疆伊犁的林則徐,兩位憂國憂民、力主抗英的愛國誌士相見,不由百感交集,慨歎不已。在魏源的住處,林則徐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布包,指著布包內的一大捆書報說:“這是我在廣東時組織人員從澳門的書籍和報刊上收集翻譯的外國資料。如今我發配新疆伊犁,路途遙遠,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我想把這些東西交給你,如果你能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編寫一部介紹海外各國情況的書,改變國人對世界的無知狀態,這便實現了我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