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贼

39

字体:16+-

余仕告诉骆必达的那个“仓库”,车子数量不多,不过大都是些好车。但这所学校人海和车海一样茫茫,于世自己甚至未必能说清哪辆是在哪里偷的,更别说骆必达来物归原主,所以只能尽力寻找线索。但他仔细检查过余仕留下来的这几辆车后,发现除了一辆车外,其他都没有什么追查旧主的线索。

那是辆女车,八成新,粗看之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骆必达却在车身的横钢管上发现了一行隐隐约约的数字,是用普通油漆漆上去的,后来被刮掉了。骆必达看到这个痕迹就立刻意识到是当年那场防止偷车运动的经历者。

当时学校派出所一度意识到校园偷车贼的问题,就想了个办法,将学生的学生证号码刷在车子上,在进出校门时进行抽查,核对骑车人的学生证号码是否和车身上的号码符合。学生一开始自然也乐于刷学号,但不久之后就遇到了问题:有的学生出门时忘带学生证,有的学生问同学借车但不可能把学生证一起借来,诸如此类的情况时有发生,到时候大家都说不清楚。而且有的车子金贵,主人不愿油漆污染,还有的人认为车身上写学号暴露了学生信息。这种苦了小偷更苦了学生的做法得不偿失,除了学校因为这个措施在电视台上露了一脸。仅过了一个礼拜,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就从人才被骂成了蠢才。于是轰轰烈烈的上油漆运动嘎然而止,大部分刷了学号的人纷纷把车身上的油漆刮掉。

骆必达想办法辨认出那个油漆号码,然后用老师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校资料库进行搜索,结果发现这个学号属于影视学院二年级的是菲同学。

是菲绝不会想到难得一次无偿告诉骆必达的账户和密码,会让自己失窃的爱车失而复得。

她更没想到,自己和莫尚桑的关系会被骆必达知道。

出国的前一天晚上,她外婆那边的亲戚来他们家聚餐,十几口人终于在九点左右陆续散掉。是菲家住在淮海路附近的老式殖民风格建筑,院落对着马路,每个单元都有纵深小但宽阔多树的弄堂。一家三口在僻静的小马路上和家人一一告别,便回到屋里。一分钟后是菲就接到一个电话,迟疑片刻后立刻出去了,说马上回来。她按照电话里的指示在弄堂深处的树荫后面发现了自己失窃已久的自行车,正诧异着,马贼的声音在背后幽幽响起:知道你要出国,没什么礼物可送,这就算临别纪念了。

是菲连头都没回,只是问他是怎么找到的。

骆必达说我当然可以告诉你,不过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莫部长是你舅舅生的还是婶婶生的?

五分钟前他根据学生资料里的地址找到这里,正好遇到是菲一家送客,那些告别的家人里,就有风纪监察部长莫尚桑。

从进大学第一天开始,是菲就和莫尚桑说好对二人的关系保密。

那时是菲要应聘学生会,是菲和莫尚桑都有一个难得的美德,那就是凡事喜欢靠自己打拼,两人都不想利用这层关系得到任何便利,加上在公开场合他们很少一起出现,所以即便是菲的室友也并不知道她在学校有一个表哥,而且还是鼎鼎大名的莫部长,所以更别说对风纪监察部极为敏感的骆必达。

马贼此时已经开悟: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你如此袒护他了。

是菲摇摇头,但在黑暗当中看不清她的表情:你不知道,他不光是我的表哥。

十四岁时她作为少女开始出落,眼角的妖异总引来非议,初中小混混都喜欢欺负她,莫尚桑孤身一人和他们打斗不下十来次,换来她中学岁月一路平安;十七岁时她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莫尚桑在高考前夕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跑出来找她,路上被酒后驾车的人撞到小腿骨折却还坚持高考;大一生日时她在火车站被偷钱包,莫尚桑追到一条小巷子里以一敌多的抢回来,身上满是小偷刀刃的划伤,共计十九道,和她的生日岁数一样。

她追寻他的足迹,所以跟着他考到这所学校,所以参加学生会。

他是她的英雄,或者更多。

但如同她曾说过的那样,他们之间绝然不可能,所以她只能暗中相助。就像那次丢失丁字刀所引发的连环盗车案,让莫尚桑伤足了脑筋,所以是菲才会要求骆必达务必抓住那个小偷,只是这次不如她预料的那样成功。当然,马贼也不是没有机会更早知道他们兄妹的这层关系。那天他忽然打手机给是菲要能够登入学生信息库的帐户名和密码,她就是在莫家。当时莫尚桑差点就要去接那个电话了,结果被是菲先抢到手,否则骆必达听到接电话的声音居然是莫尚桑,一定会起疑。

是菲停住回忆,以手抚挲失而复得的车座垫,问,我骗了你,你会恨我么?

骆必达摇头说你没有害我,我不恨你。

女孩点点头,问,这车是怎么拿回来的?

马贼迟疑片刻,告诉她事情的原委。是菲听完之后愣了许久,骆必达以为她只是诧异事情的巧合,便要告辞,却被女孩叫住:我问你,我表哥当初那辆被盗的车子,可是你还回来的?

骆必达此时否认也无用处,便痛快承认。女孩倒吸一口夜晚的空气,吐气之后镇定片刻,讲,既然如此,我就还你一个人情,告诉你一件事情,只是说完了,你恐怕真的要恨我。

骆必达的呼吸也跟着滞了下:为什么会恨你?

是菲眼神黯淡,语气幽然:因为劳凯和偷车贼打架的DV,是我说服我同学上交的。

拍下那段DV的影视学院学生是菲同院,以前又是高中同学,所以关系不错。

当时那个学生并不知道DV里面的几个人是谁,只是觉得好玩,就传给是菲看。是菲当然认识这里面的劳凯,甚至还认出于世就是当初报复完王俊伟之后在餐厅里跟骆必达点头打招呼的男生。她压根没料到于世真的是个贼,而且还偷过她的车,而且被拍下的这段居然是偷车的插曲。她当时只想着把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去,曝光一下劳凯的恶行,以此为莫尚桑报仇。

不过那个影视学院的学生还是很慎重的,虽然他很讨厌学校里喧嚣不已的黑车,但还是有点害怕被劳凯这样的人打击报复,就去找骆必达的班长询问。骆必达他们班长当然知道劳凯正被SAAB的事情搅在混水里,而且过于一根筋的认定偷车贼该抓,便支持他把DV上交。结果,于世落网,劳凯却成了英雄——这一切让是菲看得目瞪口呆,完全违背了她的初衷。

是菲此刻眼神中尽是怨愤:早知如此,我宁可他偷我十辆车,也不愿意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谓害人不利己,大约就是如此。

骆必达摇摇头:十辆车也换不来他的自由。

是菲:他是贼,贼的自由本就是虚妄的。

她的这句话说得语气坚定而认真,骆必达也无法反驳。其实当时假如换作是他,他当时也会选择这么做。但能理解不意味着能原谅,他必须让是菲为此付出代价。

这是马贼的原则。

那天晚上,是菲眼看着骆必达用钥匙打开那把蓝色环形锁,然后推到弄堂外面的小马路上,停靠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下。

车不上锁,等于白送给顺手牵羊者。

今天他把车还回来,一是完成别人的嘱托,二是答谢是菲当初给的那个账号和密码。

但同样是今天,他让这辆车不上锁就放在这里,等着被别人偷走,是为于世报仇。

做完这一切,骆必达对是菲道:你会认识我,就是因为怀疑是我偷了这辆车,当初我们因为它相识,今天也用它来做个了结——你害了我朋友,我现在弄丢你的车,我们之间算是两清,今后各归东西。

女孩看着梧桐树荫下的坐骑,心里清楚眼前的男生已经极为宽容的对待自己,两道原本妖异至极的眼角第一次融化在伤感和动容里,许久终于回答道:要是它被偷那天晚上你不在那里,该多好。

骆必达看看她,讲,我这辈子曾经看不透两个人,第一个是教会我真正骑车的师父,另一个就是你。

是菲:那我有最后一个请求,劳凯始终是风纪监察部乃至全校的祸害,如果可能,请你不要放过他。

马贼:我只是普通学生,也不再欠你什么,所以官匪之间的纠葛,我不再插手。

翌日早上九点三十分,女孩一觉醒来,立刻推开二楼卧室窗户往下面的街道看去,那棵法国梧桐树下早已经没有自行车的影子。

现在,他们真的再也不欠对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