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太空漫遊

35 複職

字體:16+-

地球上的吵吵嚷嚷在十億公裏之外完全聽不見,真是謝天謝地!列昂諾夫號上的人員樂得隔岸觀火。他們半迷惑、半漠然地觀看聯合國大會裏的激辯、傑出科學家的專訪、新聞評論家的信口開河、UFO目擊者的自彈自唱和自相矛盾。他們對地球上的紛議根本無從插嘴,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看到更進一步的事證。“劄軋卡”——那個老大哥——一如往常對他們不理不睬,真的有夠尷尬。他們大老遠專程從地球趕來,目的就是要解開這個謎團——現在看起來,答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他們現在才感受到光速這麽“慢”的好處,地球與木星之間,信號的來回有兩小時的延遲,因此不可能做現場專訪。即使如此,弗洛伊德仍然被媒體搞得很煩,終於宣告罷工。該說的都說了,而且至少已經說了十幾遍。

況且,很多事情正等著他去做呢。列昂諾夫號正準備打道回府,當發射窗口來到時,必須準備就緒立即可以離開。當然,發射時機並沒那麽挑剔,即使延誤一個月也沒關係,隻是回程要多花些時間而已。錢德拉、庫努和弗洛伊德更是無所謂,因為回程中他們都是在睡眠狀態;但其他人員則已經下定決心,隻要天體力學定律允許,他們立刻走人。

而發現號仍然遭受許多問題的困擾。它的燃料有點不足,即使比列昂諾夫號晚點離開,並采取耗能最少的軌道,也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返回地球。此外,這也要哈爾的幫忙才能達成。他的程序必須妥當地設定,能夠在無人介入的情況下獨力執行整項任務——當然是在地球方麵長程監控之下。沒有他的大力幫忙,發現號又要再度變成一艘棄船。

看著哈爾的各項特質穩定地恢複、成長,是一件令人欣慰、令人深受感動的過程:從腦部受損的小孩到迷惑的青少年,最後變成有點卑躬屈膝的成年人。雖然這樣的擬人化比喻有點不倫不類,但弗洛伊德卻也找不出更好的方式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