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案侦办组

二、指纹会战

字体:16+-

接连两起案件,都是凭借DNA的运用告破的,这无形中给正在参与指纹会战的专家和精英们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他们中年纪最轻的,也已经搞了十年的指纹研究。

指纹鉴定对检验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它并非是简单的比对,高低层次之分就在于,谁能让扭曲与残缺的指纹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根据每个人的理解让指纹发声,高级别的技术人员不会拘泥于眼前呈现的纹线,甚至可以达到无中生有的境界。

现在指纹可以借助电脑软件进行一定的校正,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检验人员对案件的整体认识、对指纹的敏感度。

在指纹鉴定技术中,经验非常重要。指纹的重合率很低,技术人员只有看过大量指纹,才能从中获得深层次的感知和灵感。

基于实战经验,每个人的标记方法都不一样。在大框架下发挥个人特点,对每枚指纹的特征点进行重新标记,再放入电脑系统中进行相似度比对。有的专家取前五十名进行人工比对,有的取前一百名,有的取前二百名。这些都没有什么教科书式的规定,只是根据个人的判断而定。

白金—包头系列杀人案件中,除了首案“88?5?26”提取的指纹是以照片的形式留存下来的,其余都是通过仪器扫描后存于电脑,然后又打印出来的。

首案中的指纹指尖朝下,拍照的时候血迹未干。如果干了以后再拍照,更容易识别。而且,这张指纹图片上,没有标清比例尺,给鉴定工作造成了困扰。

来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指纹专家胡锋说:“这是系列案件中唯一一枚血指纹,可靠性最高。‘98?7?30’面积比较小,‘98?7?27’最好,其余都有缺陷。”

“在用于并案的嫌疑人留下的十四枚指纹中,有一枚的点线,跟别的有点儿差异。很可能这枚指纹并不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老专家金业简用激光笔指着投影仪上放大的两枚指纹说。

来自浙江的技术人员陈清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道:“我也注意到了,确实有些问题。”

七个人中,有五个人认为这枚指纹有问题,大家决定对这枚可疑指纹进行深入“确诊”。

经过询问,这枚指纹提取于被害女童家的门锁上。当时,整扇门被拆了下来,门锁连同周边的木门部分被锯了下来,作为物证收存。白金警方的技术人员带来了实物。经过进一步检验、鉴定和比对,这枚指纹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留,而是被害女童的母亲所留。

小中见大。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后,七名技术人员对案发后白金市提取入库的十几万枚指纹进行了抽检,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录入指纹不合格。也就是说,近三十年来,指纹比对不中,也存在指纹样本有缺陷的问题。

深惠ZJ案件中,提取的十四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和十八枚死者的指纹,全部为502熏显,是从包裹尸块用的外包装物上提取到的。这十四枚指纹没有重复,每一个都是独立存在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清晰度不是太高,并且有移动变形,比对难度大。

来自深惠市公安局的技术人员迟宇感慨地说:“快二十年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早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不普及、不兼容,都是技术人员带着走。恳求各位专家,把这些指纹重新修复、标记,让我们看看花了这么多年追踪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儿。”

开里两案,从被害人家的主卧室衣架上提取到了四连指指纹,提取方法为502熏显,变形严重,需要进行较高精度的修复。从放在客厅茶几上的“阿诗玛”烟盒上提取到了一枚移动指纹,提取方式为磁性粉显现。高手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修复变形。

有人提出,可以利用电脑把指纹重新切成段拼接。有人提出,可以想象指纹实际的样子,然后进行描画。为了提高比中率,有人建议,把指纹切成段后,进行标记后入库比对。还有人认为,可以降低比中条件,然后进行人工肉眼识别。

海阳市“9?30”案件中,从案发现场提取到的指纹很特殊,很有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所留。然而,这枚指纹纹线略有些细,有别于一般成年男人的指纹。要么是未成年人,要么是女人。会是女人吗?或者只是个例外?

如果真的是个女人,那么她在这起血腥杀戮的案件里是个怎样的角色呢?这个案件涉及的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很多,必须要首先对案件的性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才能认定这枚指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科学准确地使用它找到真凶。

七名技术高手,把所有指纹进行了个性化的重新标注,对扭曲变形的指纹进行了修复。

7月26日,他们把技术成果提交给了邱实。

邱实立即把重新标注特征点的“指纹”,以协查通报的形式发往各公安厅(局),要求立即下发到地、市、县,重点比对。

在北京的工作,对于罗牧青来说比较轻松,最重要的是她可以每天见到程风。几乎每天晚上,程风都会给她讲“睡前故事”。对于他的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星期六早上,罗牧青想约程风一起去美术馆看画展,但他说看不懂,不想去。虽然有点儿失望,倒很佩服他的坦诚。

他认真地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跟自然打交道。那些不经过人类大脑雕琢的风景才是世界上最美的画。”

“好吧。那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什么?”

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我想陪你去逛街。据说这是情侣必做的十件事之一。”

“据说?十件事?”罗牧青咯咯地笑个不停。望着眼前这个有点儿孩子气的男人,她的心里充满了愉悦。

“另外九件是什么?”她故作认真地问道。

他神秘地冲她眨眨眼睛,脸上写满了得意,说道:“现在不告诉你。我要和你一起,一件一件地去完成。”

恋爱的最初,就像在白纸上作画,每一笔都堪称绚丽,值得期待。

他们牵着手,两颗心贴得很近。

她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白色。”

“可我见你多数时候,都穿黑色、蓝色的衣服。”

“白色太圣洁,我配不起,但你可以。”他笑吟吟地说。

他拿起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裙摆的地方配了一层薄纱。纱裙的部分用丝绒线刺绣着球形的蒲公英。

“这裙子太仙了吧!我这年纪行吗?”罗牧青觉得已经过了梦幻的年龄,衣着上也要尽量端庄成熟。

她试穿了一下,略带娇羞地站在程风面前。

“特别美。”他趴在她耳边轻声说。两个人头挨头自拍了第一张合影,笑得那么灿烂,那么满足。

这是他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

中午,他们选择了日式料理,因为她爱吃生鱼片。她就像个公主,被宠爱包围着。罗牧青觉得自己以前所有的孤独与寂寞,都只是迎接这一刻的序幕。

正吃着饭,电话响了,是邱实打来的。

“罗大记者,ZJ案件有新线索了。我们要马上赶到青岛,下午两点的动车,你赶紧准备一下。”听得出,邱实的语气里有一点点小小的激动。

“指纹比对上了?”

“嗯呐!”他得意地说。

“啊!这也太厉害了吧!参加指纹会战的人比对上的?”

“不是他们直接比中的。但是,因为他们重新标注了特征点,所以提高了比中几率。”邱实说。

放下电话,罗牧青兴奋地对程风说:“你知道吗?扭曲变形的指纹,居然真的可以校正,这简直太神了!”

程风敷衍地笑了一下:“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低下头,喝了一口汤。

“我们得加快点儿速度,一会儿我回家拿行李。”

“嗯,你注意身体。忙完工作,记得给我发微信。”程风嘱咐道。

目送罗牧青上了出租车,程风眼中的世界逐渐变得暗淡起来。幸福来得这么突然,他有点儿害怕,从未这样害怕过。他曾以为自己早就看淡了生死。自从遇到了罗牧青,他想要快乐地生活下去。

罗牧青刚到家里,就又接到邱实的电话,改去沈阳。沈阳的车比青岛的晚半小时发出,这样她可以更从容一些。

到了车站,候车的时候,邱实简单给她介绍了情况。

原来是广粤省梅县公安局一名叫李思清的技术人员比中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7月26日,李思清收到了省公安厅转发的四起疑难案件的指纹。他当即开始比对,但是当天比对的人员很多,网络比较卡,于是他决定第二天到单位加班。

他做技术工作已经十九年了,工作踏实,按部就班。但是,正如关鹤鸣说过的那样,在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要想晋升提拔十分困难,因为幕后工作再辛苦,也比不上冲锋陷阵的光芒四射。鉴定和比对指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挑战与征服的过程。技术人员面对的不仅是神秘的指纹,还有自己的内心。只有持之以恒,抱着必胜的信念,加上大量不为人知的付出,才能有最后的突破与成功。

李思清就是这样一个坐着冷板凳的技术人员。跟他同时期进入警队的,大多职级比他要高。他现在只是股级干部,连古代的九品都还够不上。

可他十分满足。他觉得自己只会干这个,干不了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工作。一个人如果能从一份工作中自得其乐,也是人生的一种福缘。

这天是星期六,坐了一上午的李思清准备吃午饭。起身之后,他又坐了下来,想再比对一次。

于是,他调整了软件比中条件,数据开始滚动。

他选择了排在前二十位的指纹进行人工比对。排在第六位的一枚指纹,经过肉眼识别,满足了所有条件,他顿时精神抖擞。

他立即查看资料,显示这枚指纹对应的是一名叫王晖的沈阳人,是沈阳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

几分钟后,他再一次进行人工比对。这回,他坚信自己没有搞错。于是,他向技术科科长进行了汇报。

然后,逐级上报。公安部刑侦局收到报告,立即责成辽阜省公安厅刑侦局、沈阳市公安局调查王晖。

经大数据查找,这时的王晖正在山东青岛。王晖的户籍地和工作地都是沈阳,警方分析可能是和家人去青岛旅游了。

辽阜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王冲听说广粤那边比中了沈阳人后,立即让技术人员开展倒查,查找辽阜没有比中的原因。

没有比中,除了技术因素,也有其他因素。目前,我国使用的指纹软件系统,主要有五大流派。不同系统对于同一枚指纹的识别度不尽相同,各地数据库中的备检数据也不完全相同。

辽阜的技术人员在库里倒查,经过电脑和人工识别,出现了令人惊掉下巴的结果。

这枚指纹的主人,在辽阜的数据库里,不是王晖,而是一个叫许勇的人。

一枚指纹,对应了两个名字。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的指纹完全一样,这是只有出现奇迹才能发生的事。

这个情况,马上报给了九案侦办组。

比中的这枚指纹,是十四枚犯罪嫌疑人指纹中的一枚,提取位置是装尸块用的黑色塑料袋提手上。

就在这时,情况又有了变化。

侦控部门发现王晖的手机关机。经过查询,发现他购买了从青岛到沈阳的飞机票,飞机马上起飞。

幸好还没上车,九案侦办组迅速改乘去沈阳的高铁。

邱实和情报组组长张继风启动抓捕研判机制,遥控指挥辽阜、广粤、山东三地协同作战,及时跟踪掌握王晖的动态,确定许勇的真实身份。

与此同时,正在外地休假的广粤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梁平接到通知,立即通知广粤省公安厅刑侦局和深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侦查人员向沈阳集结。

同一枚指纹,分别进了辽阜和广粤两个数据库。

广粤库里的叫王晖,有案底。因为1998年在深惠殴打失足女被抓获,民警当即提取了他的指纹。但现在查不到更详细的资料,当时失足女留的信息已经失去价值,根本联系不到人。

辽阜库里的叫许勇,沈阳市人,是全国著名的锁具生产企业东北片区销售经理。

辽阜刑警快速行动,很快查明,许勇和王晖是大学同学,关系很好。许勇曾是学生会主席,毕业时由于品学兼优被一家知名企业录用。然而,工作了半年后,许勇就携公司的十几万元货款潜逃,沈阳市公安局曾对他进行过网上追逃。后来,许勇被公安机关抓获,服刑三年后出狱。警方高度怀疑许勇和王晖之间存在冒用身份的行为。

王晖一下飞机即被辽阜刑警扣留。经过讯问,他承认上大学的时候与许勇关系很好,并且在许勇潜逃时,把身份证借给他使用。也就是说,许勇才是ZJ案件的真正犯罪嫌疑人。

辽阜省公安厅刑侦局和沈阳市公安局组成抓捕组,由沈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孙成虎带人到许勇家附近查看。

下午四点多时,孙成虎根据许勇的照片,认出了从远处走来的许勇。他高大健壮,约有一米八多,身边是他的妻子和三四岁大的女儿。

“是否动手?”孙成虎向指挥部请示。

关鹤鸣认为,如果条件很好,万无一失,可以行动,但一定不要伤及孩子和无辜。

孙成虎待许勇走远,才带人跟在他后面。

许勇带着妻女先上了电梯,孙成虎他们等了下一趟。

几个人悄无声息地走到许勇家门口,站好位置,孙成虎开始敲门。

许勇问:“谁?”

孙成虎说:“物业的。”

过了一小会儿,许勇打开门,只穿着短裤,跟孙成虎眼神相对的刹那,先是惊了一下,然后不停地眨眼。

孙成虎说:“你出来一下,跟你说点儿事儿。”

许勇看了看孙成虎身边的几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说:“我套个背心。”

孙成虎点了点头,用身体挡住了门。许勇进屋后,又回头看了一眼他。

许勇快速穿上T恤衫出来,临出门对着屋里喊:“老婆,我出去一趟!把门锁好,把孩子看好!”

孙成虎亮出工作证,说:“跟我们走吧,有事儿问你。”

许勇看到几个陌生人围了上来,点了一下头说:“你们别嚷,我跟你们走。”

一路上,他低头不语。

到了沈阳市公安局,技术人员给他采了指纹、掌纹。技术人员又一次比对,证明无误。

因为证据方面比较单薄,辽阜刑警的压力很大。他们没有对许勇进行审讯,采完生物检材后,就没再跟他讲话。

晚上8点多,高铁到达沈阳,关鹤鸣一行直奔沈阳市公安局办公大楼。

介绍完许勇的基本情况后,孙成虎说:“实施抓捕时,许勇表现得非常镇静。在取他的指纹时,也表现得非常配合。”

这种异乎寻常的冷静,无形中给了民警一种压力。毕竟,单凭一枚包装袋上的指纹,很难判定他就是杀人凶手。

手里没有确凿的东西,心里就没底。辽阜警方怕审不开,就眼巴巴地等着关鹤鸣发话。

经过研判,关鹤鸣决定不等广粤警方了,把突审工作交给沈阳警方,不能再出现一个审不下来的“李成名”。

关鹤鸣作出这个决定,基于三点:一是辽阜刑警的战斗力很强,二是许勇是辽阜人,三是争取时间。

这种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跟现案嫌疑人在心态上完全不同。犯罪时正值青壮年,经过十几二十年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建立起一套心理防御体系,面对家人、熟人、本地警察、外地警察等不同对象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身份,都有一整套“剧本”。他们自己设计过无数个问题、无数个场景,来面对被抓、面对审讯。

深思熟虑后,主审员由孙成虎担任。

与此同时,关鹤鸣也在考虑,万一今晚拿不下来怎么办?

现在手里的证据十分薄弱,许勇是个非常精明的生意人,深谙察言观色的门道,稍有不慎,就会让他捕捉到证据的薄弱点。他要赶紧设计一套方案,争取在短时间内击垮他的防御墙。三十年来,他在博弈中练就了强大的内心,也在博弈中体尝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

为了让审讯民警坚定信心,他决定先会一会这个强悍的嫌疑人。

“小罗,你跟我去。”罗牧青本来正犹豫这时候提出去见嫌疑人合不合适,关鹤鸣这么一招呼,简直让她有点儿小兴奋。

在孙成虎的带领下,关鹤鸣和罗牧青一前一后走进了讯问室。

许勇听到开门声,抬头向门口看去,目光落在了关鹤鸣脸上。可是,当他看到后面进来的罗牧青,眼睛竟直勾勾地盯着她看起来。

她始料不及,后背不禁一阵发凉。

他一边看,一边想:“她到底是谁?”

原来,关鹤鸣故意带上罗牧青,就是为了让许勇摸不着头脑,打乱他的思维。这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女人?他只会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想,在心理上不由自主地处于劣势。

孙成虎一声大吼:“看什么,看什么呢!知道这是谁吗?”他指着关鹤鸣说,“这是北京来的领导。你自己好好想想,没有十成的把握,北京的领导能不能连夜赶过来,就为了见见你。”

关鹤鸣不慌不忙地坐在椅子上,不怒自威。他犀利的眼神扫过许勇,如一道闪电劈过。

许勇愣了一下,假装明白地说:“领导,我知道,我知道。”

“为什么隔了十八年,我们能把你抓回来?你现在唯一能为自己做的,就是争取个好态度。党和国家下这么大的力气,就是为了要给那些被害人和他们的家属一个公道。我看你是个精明人,该怎么办自己选。”关鹤鸣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地说完这番话,旋即站了起来,带着一脸的藐视向门口走去。

就在他走到门口,正要推门的时候,许勇在后面喊:“领导,领导!”

关鹤鸣没有停住脚步,更没有回应他,挺胸昂头地走了。

接下来是孙成虎的时间。

关鹤鸣坐在会议室里静静地等待结果。

邱实说:“关局,已经十二点多了,您最好回去休息。我们坐在这儿等,他们压力也很大。”

关鹤鸣用右手攥成拳头撑在腰上,站起身,说:“审讯要有耐心,要严格遵守纪律,要取得法律的胜利。预祝成功,明天听你们的好消息!”

这一夜,谁都没有睡着。

朱会磊和张继风聚在邱实的房间里。三个人平时都不抽烟,但这时候都想抽一支,于是邱实出钱,派朱会磊外出买烟。

朱会磊刚出宾馆的门,就看见了罗牧青瘦削的背影。

“这个女同胞可真奇怪,大半夜的还敢一个人在外边。”朱会磊这么想着,一个恶作剧的念头油然升起。

他放慢脚步,踮着脚尖追上去,用左手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左肩,然后迅速地闪到她右边。

罗牧青停下脚步,头先扭向左后方,然后又快速往右后方看。这时,朱会磊把手扮成老虎爪的样子,冲着她大吼了一声。

她看清是朱会磊后,松了一口气,说:“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

“喂,别恶人先告状啊,这话应该我问你。”

“7月中旬到8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英仙座流星雨都处于活跃期。在凌晨1点到4点之间,观测条件最好,每小时可以观测到十几颗到几十颗不等的流星。我想试试能不能看到。”

“大半夜的,你这胆子还真大!”

“其实也害怕,反正也睡不着。”罗牧青无奈地说。

“我陪你。”这句话差一丁点儿就脱口而出了,可朱会磊还是在最后关头把它咽了回去。是怕拒绝吗?是还没想好吗?或是她还不足以吸引他、征服他吗?

朱会磊说:“邱处他们还等着我买烟回去呢,不陪了啊!”

“好。”她没有留他。

朱会磊站在原地没有动,有些怅然若失。

夜色无边,给人温暖的包围,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看远方,仿佛能见到生命的过往和更远的未来;看眼前,仿佛身边的这个人既是过往,也是未来。

在这安静的夜里,罗牧青听到了自己的心跳,高大的朱会磊体贴地守护在她身边。

罗牧青想找个话题打破尴尬,刚要张嘴就被朱会磊拦住了:“别说话,就这样多好。”

他们仰望星空,目光所到之处,都是遥不可及的美好。

过了好半天,朱会磊温柔地看着罗牧青,说:“回去吧,你一个人不安全,进了房间发个信息给我。”语气里有一点儿命令的成分。

“好的。”罗牧青冲他摆摆手,转身走了。

朱会磊望着她的背影,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