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儉1944:烽火白棉花

三 保安旅和日本兵的一場惡戰

字體:16+-

沈沉把鎮上一幫蓋房子的工匠們找到一塊兒開了個會,商量如何把燒焦的飛機頭從土裏拔出來,挪到河邊,裝船,經運河和長江送往戰區司令部。司令部長官已經發了電報來,除了要求盡全力營救飛行員之外,還要求把飛機殘骸上交。

救人肯定是應該的,可是飛機都炸成碎片了,難不成還能夠拚拚湊湊重新送上天?沈沉想不明白長官打的是什麽主意。

不明白也要照辦,軍令如山倒,這就是部隊。

盡管隻一截機頭,可也還是大家夥。關鍵是匠人們從沒見過這東西,不知道它脾氣如何,人去搬動它,它會不會不樂意。有大膽的曾經走到機頭跟前,探頭探腦要往裏麵看,就有一股很辣的氣味衝出來,把那人熏得咳嗽要嘔。鎮上人猜測說,那是毒氣,美國人事先放置好的,誰看去了飛機裏的秘密,誰不得好死。

謠言最容易惑眾,匠人們都變得縮手縮腳,圍著飛機頭抽煙、鬥嘴、說閑話,等著別人先動手。

現場七嘴八舌出了許多主意。有人提議搭個龍門架,再借杠杆的力,拔蘿卜一樣地把機頭拔起來;又有人說,怕是不中,那麽大個家夥,多粗的杠杆能起動?頂門棍還是劃船篙?保險的辦法還是使人力挖,挖出來之後再往碼頭上拖,拴上十根八根粗麻繩,出動百八十個壯小夥,不怕拖不動它。

商量來商量去,主意還沒有拿定,沈沉的情報員飛馬從青陽城裏遞出了信,說是守城的日本人山田少佐也得知飛機墜毀在丁墊鎮,已經開始結集人馬,準備派出一個日軍小隊,加偽軍一個團的兵力,出發掃**,飛行員和B-29轟炸機殘骸,統統的都要。

如此一來,機頭的事情暫且顧不上了,迎戰要緊。

鄉下人形容一個人的最後掙紮,喜歡用一句話:秋後的螞蚱。秋後的螞蚱經曆一個夏天的張狂,精疲力竭了,明知道死到臨頭了,還在蹦躂。1944年,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統統參戰,日本人急於結束在中國的戰爭,把兵力抽調到新開辟的戰場,不惜撕開“日中親善”的臉皮,以十倍的瘋狂向城市和鄉村進攻,轟炸、掃**、驅趕、殺滅,恨不能一夜間把中國人趕盡殺絕,把中國廣袤的土地變成他們的作戰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