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儉1944:烽火白棉花

四 捕黃鱔有了意外發現

字體:16+-

克儉和寶良搭夥,在串場河邊的小溝渠裏捕黃鱔。時令到了入秋,黃鱔開始長肉了,一條一條油光光的,肥嘟嘟的。小的粗細有如克儉的中指,長短跟一根竹筷子差不多;大的,比燒火棍還要粗,握在手裏,飽滿的一把,沉甸甸的,滑膩膩的。丁墊鎮地處水網區,江水入串場河,串場河的毛細血管是周邊無數的河溝港汊,水活,草旺,黃鱔就多,多得有點兒呆,有點兒懶,沉在溝邊水草中,半天都不帶動一動。鄉下人對黃鱔看不入眼,嫌它們模樣像蛇,上不了桌麵,不是正經能吃的東西。一般隻有鄉村二流子兮兮的人,才沒事捕幾條鱔,拿竹簍子盛了,拎到石莊鎮上賣幾個活錢用。

前幾日一場惡戰下來,保安旅傷員人數劇增。薛先生覺得,這些人既是傷在了丁墊鎮,就該算是保衛丁墊鎮的英雄,伺候照應這些傷員也就成了他分內的事。沒有人要求他,薛先生自己每日熬些止血化瘀的藥,送到軍營裏,督促著傷員們一碗一碗地喝下去。到了傷口結疤長肉時,薛先生跑到夥房裏,掀開鍋蓋,看到頓頓都是大麥糝子飯,心想這不行,流那麽多血,總要有些葷腥入口才能補元氣。中醫世家出身的薛先生,向來信奉的一條真理就是:藥補不如食補。薛先生於是想一個法兒,滿鎮上吆喝那些男孩子:“長腿的活物傷員是不容易吃著了,都給日本人糟踐光了,想為抗戰出份力氣的,都給我下河捉魚蝦去,捉得多,鎮上給你們送錦旗,記大功!”

立功是一件光榮的事,捉魚捕蝦又是好玩兒的事,半大不小的孩子們,積極性都很高。

捉魚,講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要麽家裏要有漁網,支到串場河邊上,撒點兒餌食進去,過一兩個時辰把網子起出來看一看,多半也是空的,碎石子裏麵夾幾顆螺螄、一兩隻河蚌。要麽呢,就複雜了:你得會使魚叉,守在河邊,眼疾手快,看見魚兒遊過來的黑影子,嗖地把魚叉投出去。想想,魚在水中,一有驚動,箭一般地躥出去,多機靈啊!沒有三兩年的狩魚經驗,投出去的魚叉十有八九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