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五月端五的前一天,茂根回来了。
茂根的爹叫金同喜,跟张少山是没出五服的本家兄弟。金同喜当年在村里是个能人,不光脑筋灵活,眼也毒,总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赚钱机会。当年东金旺街上的第一家小饭铺儿,就是金同喜开的。在此之前,金同喜常在外面倒腾小买卖,手里攒了几个钱,就都投到这小饭铺儿上。后来别人也想干这行时,他已把这小铺儿盘给别人,又在村里投资了一个小诊所。小诊所的生意比饭铺儿好做,但也更复杂,国家规定多,相关的条条框框也多。金同喜自己不懂医,得请有资质的大夫,麻烦也多,弄不好还有医疗责任的事。再后来这行也不好干了,就把小诊所倒给村委会,自己又在村外开了一个鞭炮厂。当时张少山已是村委会主任,看出金同喜越玩儿越大,有些为他担心。开小饭铺儿开不好,大不了赔几个钱,小诊所只要小心,治病别给人家治出毛病也没太大问题,可这鞭炮厂不行,这东西能爆炸,这就太危险了,弄不好得出大娄子。于是劝金同喜,这行可是刀尖儿上舔血的事,别再把命搭上,最好还是干点儿别的。但金同喜是能人,能人一般都很自负,别人的话很难听进去。张少山劝了几次见劝不住,只好让他把这鞭炮厂离村里远远儿的。后来,金同喜这鞭炮厂干了不到一年,果然出事了。那年快到年根儿时,金同喜让厂里的工人白天黑夜连轴儿干,想趁着春节大赚一笔。一天晚上,他见几个工人实在太累了,就让他们回去休息一晚,自己留在厂里看夜儿。半夜起来时,一边溜达着想抽烟,不知怎么引着了火,接着就发生了爆炸。这爆炸的声音很大,又是在半夜,把一村人都给震醒了。等张少山带着人赶过来时,鞭炮厂里仍然烟气腾腾,对面都看不见人。但在废墟里找来找去,却始终没找到金同喜。最后还是金福林多了一句嘴。这鞭炮厂车间的屋顶已被炸得掀去一半,金福林说,看看那剩下的一半屋顶上是不是有人。结果爬上去一看,果然,金同喜在上面。人已炸得没法儿看了。
这以后,茂根家的日子也就下来了。
茂根和他爹不一样。他爹是脑筋灵活,他是精明。精明和脑筋灵活当然不是一回事。脑筋灵活是转弯儿快,不认死理,用一句文词儿说也就是不因循守旧。精明则是善于观察,也善于分析,观察分析之后总能寻找到一般人找不到的机会,说白了也就是能“钻”。但这个“钻”又不是钻营,而是善于利用一切有可能利用的机会,这机会也包括往往被人忽视的人际关系。二泉在广东时,茂根曾对他说过,有人说我能钻,我倒不觉着这是坏事,现在别说在家,出门在外更一样,甭管干什么都要靠关系,每一个关系都可能是一个机会,用今天时髦的话说,这叫人脉。茂根对二泉说,你在这方面,就不如我。
后来二泉一走,茂根也就离开那个城市,来到天津。
茂根一到天津就如鱼得水了。在这边认识的人多,只要沾一点边儿的就可以去找。当然,这种找也有前提,脸皮得厚,能吃话儿。茂根把这种事想得很开,其实这跟做生意是一个道理,唯一的成本就是脸面。甭管找谁,人家认你这关系,就认,不认也无所谓,一听话头儿不对,赶紧扭头出来,只要不在乎脸面,也就没失去什么。所以来天津不到一个月,已经来来去去地换了几个地方。在天津不像在广东,在广东那边人生地不熟,只能去工厂,所以干来干去还是个打工仔。到天津不管怎么说,找的都是拐弯抹角的关系,这样再找工作,也就比在广东时体面,虽然都没干长,茂根的心气儿也就越来越高。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毕竟是高中毕业,虽然当年高考落榜,也算有些文化,总不能像个普通的农民工整天戴个安全帽拎个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塑料水瓶满大街遛达。也就在这时,茂根忽然想起来,当初在村里时,曾听人说过,村长张少山学过说相声,他师父是当年从天津来东金旺下放的演员,叫胡天雷。后来这胡天雷回天津了,张少山这些年还一直跟他有联系。茂根脑子好,还记的,当年这几个下放的演员是天津一个区级曲艺团的。于是就来这曲艺团打听。一问才知道,这胡天雷现在已是很著名的相声演员,早退休了,晚上经常在茶馆儿园子演出。茂根就一路打听着又来到这个茶馆儿园子,果然见到了胡天雷。胡天雷一听茂根是东金旺的人,自然很热情,再一问茂根的父亲,也有印象,还记得叫金同喜,当年曾在生产队里一块儿干农活儿。又听茂根说,这几年一直出来打工,前一阵刚从广东回来,就问,来找自己有什么事。茂根本来是撞着来的,既然胡天雷当年曾在东金旺下放,就想攀个老乡,这时一见胡天雷果真认了这个关系,也就直截了当说,自己毕竟是高中毕业,不甘心当打工仔,更不想当个普通的农民工,这茶馆儿园子再怎么说也是个有文化的地方,所以想来这里干,干什么都行。又说,知道胡老先生是村长张少山的师父,所以也想拜胡老先生为师。胡天雷一听,知道这年轻人根本不懂这行里的事,就笑了,说,看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干脆说吧,你对这行太不了解了,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且不说你拜谁不拜谁,干这行讲的是童子功,你现在都这岁数了,舌头已经硬了,况且这碗饭,也不是是个人就能吃的。
但胡天雷虽然这样说,还是跟茶馆经理打了个招呼,对茂根说,你如果真喜欢这行,留下也行,每天就在后台帮着做点事,钱不会太多,吃饭没问题,哪天再找着合适地方,跟我说一声就行,随时可以走。茂根一听赶紧连连道谢。
这以后,也就留在这个茶馆儿园子。
胡天雷让茂根留下,也有自己的想法儿。这个年轻人虽然不懂行,可看着挺机灵,东金旺的人都好吹拉弹唱,年轻人也都有这根筋,让他在园子里熏一熏,倒不指望学成什么样,有一天回东金旺,也许又是张少山的一个帮手。于是也就跟徒弟谭春儿交待了一下,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带带他,太深的东西不用给他讲,只说一说面儿上的事就行了。
茂根在这茶馆儿园子干了一段时间,渐渐就明白了,看来真不像自己想象的,本来是想学点儿东西,也许能在这一行里发展。可现在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照这样干下去,再干多长时间恐怕也还是这意思,况且在这儿虽然不忙不累,也挺干净,但每月的收入确实不高,也看不出以后能有什么前景。这一想,也就没心气儿再干了。这时胡天雷也已看出茂根的心思,就跟他说,要不想干就别干了,索性回东金旺,眼下村里也正是用人的时候。
茂根一听,这才下决心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