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根当初在天津时,曾去找过胡天雷,而且还跟着胡天雷在茶馆儿园子干过几天。但这件事,他回村之后从没跟张少山提过。这次一块儿去天津,再不提就不行了。
于是去的路上,才跟张少山说了。
张少山一听就笑了,说,这事儿我早知道了。
又说,你小子,有个缝儿就能钻进去。
茂根咧咧嘴,红着脸说,这也是生存之道啊,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道。
茂根告诉张少山,他这次去天津,是想找一个大学老师。这老师姓牛,叫牛大衍,本来是搞生物的,但也喜好曲艺,尤其爱听相声和大鼓。当初茂根和他就是在茶馆儿园子里认识的。那时茂根在园子打杂,这牛老师晚上常来听曲艺。两人虽然一个是打工的,另一个是大学老师,可一说起曲艺的事,倒能说到一块儿。后来这牛大衍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茂根,只要晚上有好角儿,或有好节目,茂根就提前打电话告诉他。
张少山问,这次来找这牛大衍,要干什么。
茂根说,当初听牛大衍说过,他在农林大学的畜牧学院工作,这次来找他,是想问一问,能不能聘请他当“金旺潭饲料厂”的技术顾问,下一步,帮着研发新产品。
张少山一听笑了,行,看来你还真动脑子了。
茂根说,现在的饲料可不是过去的概念了,企业得向科技要发展。
张少山点头说,照你这样干,用不了两年,咱村就能赶上河那边的西金旺。
茂根一听乐了。
张少山问,你乐啥?
茂根说,当年,项羽跟着他叔叔学武艺时,说过一句话。
张少山看看茂根。
茂根说,他西金旺算啥,我要学的是万人敌。
张少山嗯一声,点头说,好,看出来了,你小子有志气!
张少山和茂根到天津时已是中午。茂根看出张少山不愿进饭馆儿,舍不得花钱,就把他拉进街边的一家“百饺园”说,咱吃饺子吧,我请客。
张少山赶紧说,还是AA制吧,你挣点儿钱也不容易。
茂根乐着说,这没几个钱。
俩人吃完了饺子出来,就分头,茂根去农林大学找牛大衍,张少山来找师父胡天雷。
张少山在路上已给师父胡天雷打了电话。胡天雷知道张少山不愿去澡堂子,就说,你来家里吧,我等你。这时,张少山来到师父家里,师父正睡觉。
等了一会儿,师父起来了。
胡天雷上次带人去西金旺的第二届“幸福拱门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出,搞得很成功,心里也挺高兴。毕竟当年曾在这一带下放,现在又能为这里做点事,觉得很欣慰。当时跟县里和镇里的领导都见面了,徐副县长说,以后咱这边再搞活动,只要胡老的身体状况允许,还要请您过来。马镇长也说,真没想到,当年胡老来这儿下放,倒成了咱这里的福气,以后梅姑镇的文化发展,也要仰仗胡老。胡天雷虽已上了年纪,仍有一股豪气,立刻说,没问题。
这时,胡天雷一听张少山说了来意,就问,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张少山就把来之前,跟马镇长商量的,又跟师父说了一遍。胡天雷听完想想说,找几个专业的老师倒不成问题,不过,这个你当然懂,如果一点基础没有,现教,恐怕比较麻烦,学乐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就算正经下几年功夫,也不一定能怎么样。
张少山说,这事我也想过,不过就是学了,将来也不干专业,不用要求太高。
胡天雷说,这倒是。
又想了一下说,我看这样吧,这事儿打我这儿说,可以干,咱就分成两块,一块长线,一块短线,长短结合,这样见效快,马上就能用上,从长远看也有发展。
张少山问,怎么个长线短线。
胡天雷说,所谓长线,是培养从零开始的,当然也得够这材料,让老师从头教,先练基本功,短线,也就是现有的这些人,东金旺的这个响器班儿我见过,点拨一下,应该还行。
张少山一听高兴了,又问师父,将来怎么个教法儿。
胡天雷说,这好办,找好了老师,定期去一下就行,那边想来,也随时可以过来。
张少山在师父这里一边喝茶说着话,手机响了,是茂根。茂根在电话里说,他正跟牛教授在一块儿。牛教授说,晚上想请胡天雷和张少山一块儿吃个饭,问张少山,是否方便。
张少山想了一下说,稍等,我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然后挂了电话,问师父,晚上一块儿吃饭行不行。
张少山笑着说,这牛教授当然是冲您,要我说,您还是去吧。
胡天雷这才知道,茂根也来了,又问,他跟这个牛教授是怎么回事。张少山就把茂根来找牛教授的目的,后面的想法,都跟师父说了。胡天雷一听就笑了,说,敢情这么回事,如果这样,晚上这饭就一定得去,另外,你让茂根告诉这牛教授,不用他请,今晚我请。
张少山一边拨着茂根的电话,笑着说,师父,你太给力了!
胡天雷说,请人家牛教授帮忙,哪有再让人家请客的道理。
茂根在电话里一听胡天雷同意了,还说要请牛教授,也很兴奋,然后就约了地点。
茂根这天下午也是先给牛大衍打了电话。牛大衍正在学校开会,一听茂根来了,就说,如果有事,可以来学校找他。茂根曾在天津待过一段时间,地方都熟,立刻来到农林大学。这时牛大衍刚散会,从系里出来,一见茂根就问,有什么事。
茂根就把来意说了。
牛大衍笑着说,没想到,你现在也是企业家了。
茂根说,企业家说不上,刚起步,正发展,所以才需要您这样的大专家帮扶啊。牛大衍想想说,我给你的企业当顾问可以,不过从长远看,你还得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才行。茂根说,长远是这样,可眼下,企业规模有限,尤其科技人才,招不起,就是招了也怕留不住。
牛大衍摇头说,这倒未必,现在从大学出来的年轻人,也都想创业。
茂根赶紧说,可两头儿不见日头啊,您就在中间给搭个桥吧!
牛大衍说,现在有一种方式,很多地方,也都在这么干。
茂根说,您说?
牛大衍说,这么说吧,我的学生,也有跟这个专业有关的,等他们毕业,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你的饲料厂工作,专职兼职都可以,如果专职,先定了工资标准,然后可以只拿生活费,剩下的工资就算在企业投资参股,这也就相当于原始股,等以后企业发展起来,再分红就是了。如果这期间有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也可以用项目参股。茂根一听笑着说,现在我那边的企业用工,已经在用类似的办法,如果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也是双赢的事。
这时,牛大衍才顾上问茂根,这次是怎么来的。一听茂根说,是和村长一起来的,村长当年竟是胡天雷的徒弟,立刻兴奋起来,连声说,我最喜欢胡天雷的相声。
茂根赶紧说,这样吧,我打个电话,如果那边方便,晚上我请客,一块儿吃个饭。
牛大衍连连摆手,我请我请,能跟胡老先生一起吃顿饭,也是荣幸!
茂根这才赶紧给张少山把电话打过去。一会儿,张少山的电话回过来。茂根一听更高兴了,挂了电话对牛大衍说,胡老先生说了,今晚,他请您。
牛大衍更兴奋了,搓着两手连声说,还是我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