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尾巴又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个馊主意。
这天一大早,他先给对岸的金永年打了个电话。金永年已听说金尾巴回来了,一接电话就笑着说,你这一回来就行了,以后再有事,又能找你的响器班儿了。
金尾巴听出来,金永年说的这不是好话。就凭当初那几次的事,他如果再有事,就是打死也不会再来找自己。况且后来还给他送去个“摩天轮”一样的大花圈,矗天矗地地在他村委会门口一放,一下在全镇都传成了笑话。不过这时,金尾巴知道,自己是求人的时候。也就故意装着听不出来,只是软声软气地说,响器班儿是早就不干了,想干正经事了。
金永年一听大惊小怪地说,这不就是正经事么,好好儿的咋不干了?
金尾巴说,眼下得先说挣钱,赔本儿赚吆喝的事,哪还有那个闲心。
金永年又笑了,呵呵着说,没想到啊,你这响器班儿的班主也说这种话了。
接着又说,说吧,有啥事。
金尾巴这才问金永年,这会儿有没有时间。
又特意说,要有,现在就过去一下,确实有点事想跟他商量。
金永年一听愣了愣,说,时间倒有,不过,啥事儿这么紧要,不能在电话里说?
金尾巴说,还是当面说吧,我这就过去。
说完挂断电话,就奔河这边来。
金永年知道金尾巴的鬼点子多,一挂电话就感觉到了,他这一大早给自己打电话,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事。但这金尾巴不同别人,金永年还真吃不准,他突然这样急着找自己会有什么事。于是没在村委会等,一挂电话就出来,一路溜溜达达地朝河边的渡口这边迎过来。
金尾巴来到河这边,下了堤坡一进街,就见金永年迎面过来,心里立刻明白了,他是吃不准自己有什么事,不想在村委会说。于是和他来到街边,说,在这儿说更好。
金永年问,啥事,这么急?
金尾巴说,事儿倒不急,是我急,我这人就这脾气,想好的事,就得赶紧办。
金永年笑笑说,这脾气好,不耽误事,只争朝夕么,说吧,到底有啥事儿。
金尾巴就把自己想建蔬菜大棚的事说了。接着又耍了个心眼儿,他知道金永年跟张少山的关系总拧巴着,就特意又把刚跟张少山吵起来的事也说了,而且故意往夸大里说,张少山做事不公平,二泉和茂根办厂时,他跑前跑后地帮着贷款,可到自己这儿却一拨愣脑袋,说不管。金尾巴本来是耍小心眼儿才说这事,可这时一说,一肚子火儿又勾起来了,红头涨脸地说,他以为他是谁啊,救世主啊,我这回非让他看看,没他这根葱,小爷我照样戗锅儿!
金永年听了先想想,然后一本正经地点头说,少山这么做,是不太合适,他当村长的不管怎么说,一碗水总得端平了,不能让人说出话来,哪能有薄有厚,这就不能服人了。
金尾巴终于听到一句公道话,立刻一拍大腿说,好话,说得就是啊!
金永年又笑了,看着金尾巴说,戏文里有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听说你出去了些日子,遇上世外高人了是怎么着,这是在哪儿得了真传,回来要干大事了。
金尾巴摇晃了一下脑袋,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得干点正经事。
金永年点头说,这倒是,好吧,我不像少山,你有啥事让我帮忙,只管说吧。
金尾巴这才把来意说了。但他并没说如果在东金旺吸纳入股,恐怕自己的信誉度不够,村里没人敢投资,只说,现在那边有心气儿入股的人,都已在二泉和茂根的厂里入得差不多了,就是没入的,也都有自己的事干,所以想让金永年帮着在这边说说,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人。又说,目前最好是直接用钱参股,等后面正式干起来,肯定得用工,到那时再说。
金永年是个老庄稼把式,人又精明,一听金尾巴要搞蔬菜大棚,就知道这事儿准行。这里守着梅姑河,而且这两年河里的水质越来越好,已经基本没有污染了,关键是土质也适合,况且这一带也没有种菜的传统,还从没有人想到干这个。尤其蔬菜大棚,金永年去镇上开会时,也常去超市买菜,知道大棚蔬菜跟过去菜地里种的不是一回事,而且还可以反季节,一年四季想种什么都可以。这时一听金尾巴又说,他这次带回的小女朋友是山东章丘人,家里就是菜农,她爹是专搞蔬菜大棚的,如果这样说,这女孩儿也肯定是个种菜的行家。于是当即说,好啊,你这想法儿太好了,眼下的人们越活越在意,吃菜都怕农药,你这大棚要搞成没污染的蔬菜,甭等拉到天津,半路上就得让人抢了,肯定能行。想想又说,我这村里几乎都是养殖户,尤其是养猪的,将来光把这些猪粪给你当有机肥,就够你这蔬菜大棚用的了。
金尾巴一听金永年这么说,更高兴了,立刻说,你就帮着在这边问问呗?
金永年想了想,又在心里拐了个弯儿,对金尾巴说,你搞蔬菜大棚这事儿,行是肯定行,不过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入股的事要想有把握,西金旺有三个人,在村里最有影响力,只要这三个人同意在你这儿入股,别人肯定跟着走。
金尾巴立刻问,哪三个人?
金永年说,一个金桐,一个金晓红,还一个就是金丽春。
金永年说,金丽春你应该知道,是马镇长的老婆,不过这事,我看还是先别找她。她平时在村里很低调,入股这种事,她肯定不会参与,不过参与不参与倒无所谓,只要她认为这是个可以干的好事,村里人一听,也就会放心了,金桐是这村里养猪的第一大户,而且是公认有头脑的人,平时看事儿看得最准,只要她参与,肯定能带动别人,再有就是金晓红,你更应该知道,她眼下和镇上学校的明老师刚结婚,在家呆着也没事,关键是老公是个有文化的人,有文化也就有主见,她的态度,自然是她老公的态度,应该也有影响力。
金尾巴一听,觉得金永年分析得很有道理。
金永年说,不过,这几个人,都得你自己去找。
其实金永年要跟金尾巴说的,也就是最后这句话。这回金永年长记性了,他才不会再去碰金桐的橡皮钉子。但金尾巴既然过河来找自己,这事儿也就有点儿意思。金尾巴是东金旺的人,如果他搞蔬菜大棚,是自己帮他搞成的,入股的又都是西金旺这边的人,将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而且不用抬手,自然就打了张少山的脸。
这一想,也就觉着这事儿不光可以干,还挺可乐。
不过可以干是可以干,还得把金尾巴推到前面。他跟金丽春说不说倒无所谓,关键是让他去跟金桐说,只要金桐答应入股,别人肯定会跟着走。但金永年又不能只说金桐,所以才把金晓红也捎上了。金尾巴这时一听金晓红,已经坦然了,立刻说,行,我去说。
金永年赶紧又说,跟金晓红说很关键,可更关键的,还是金桐。
又说,你先跟她们说好了,我在村里再说话,也就好说了。
金尾巴这时满脑子都是他蔬菜大棚的事,立刻说,明白了。
然后,就来村里找金晓红。
金晓红的娘家是养猪的。她和梅姑镇中学的明光明老师结婚以后,平时去娘家那边帮一帮忙,没事的时候就呆在家里。明光明见她爱打扬琴,就特意给她买了一架大转调的扬琴。金尾巴这个上午来找金晓红时,金晓红正坐在家里打扬琴。这时,金晓红的扬琴已经越打越打。金尾巴来了,先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然后点头赞叹说,好啊,民乐有几句话,二胡一条线,笛子打打点,琵琶扫扫边,扬琴一捧烟,你现在这扬琴打的,就已经到了一捧烟的境界。金晓红让金尾巴夸得很高兴,放下琴键说,早听说你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闲在,有事啊?金毛巴也就开门见山,先说了自己现在的情况,然后又说了想搞蔬菜大棚的事。金晓红一听金尾巴也有了女朋友,而且是个山东女孩儿,也为他高兴,笑着说,你看,我当初说过吧,这就是缘分,其实从那时,这个女孩儿就一直等着你呢,只是缘分还没到,现在缘分到了,你们就见面了。接着又听金尾巴说,要和这小女朋友一块儿搞蔬菜大棚,立刻说,好啊,我愿意入股,我这入的可是原始股啊,将来肯定有升值空间!
金毛巴在金晓红这里谈得很顺,一说就成了,心里挺高兴。从金晓红的家里出来,想了想,索性就又来“顺心养猪场”找金桐。金尾巴回来这些日子,断断续续地听了二泉和金桐的一些事,心里已经有数了,二泉就不用说了,主要的当然还是金桐,如果金桐对二泉没这意思,也不会弄出这么多事来。所以,他来猪场找金桐时,心里就已想好怎么说了。
金桐正在猪舍,金长胜和“阿庆嫂”也在,三个人站在“胖丫头”的猪栏跟前,正在观察。金长胜一抬头,见金尾巴来了,就问,找我,还是找金桐?
金尾巴指指金桐。
金长胜和“阿庆嫂”就先出去了。
金桐认识金尾巴,但不是很熟,笑笑说,找我有事啊?
金尾巴就把来意说了。但这一次,除了把刚才对金晓红说的那番话说了,最后又特意加了一句,二泉也觉得这个蔬菜大棚的事挺好,他也已经在我这儿入了股。
金桐一听就笑了,说,二泉正办猪场,怎么还有精力参与大棚的事。
金尾巴说,现在都讲横向联合,只要能挣钱,干啥都是干啊。
金桐点头,这倒是。
想想又说,我这猪场,猪粪有的是,这要种菜可是最好的有机肥啊。
金尾巴说,对,蔬菜大棚一不用农药,二不用化肥,有机肥最好。
金桐说,行啊,我干脆就用猪粪在你这儿参股吧。
金尾巴一愣,心想,还没听说过有拿猪粪参股的。
金桐扑哧笑了,说,逗你呢!
金尾巴也笑了,认真地说,玩笑归玩笑,你可是有影响的人物,我希望你入股。
金桐说,我考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