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寬巷子

第九章 幸福港灣

字體:16+-

花田結伴去尋春,一笑相逢舊比鄰。

兩小無猜皆長大,看花人看看花人。

――成都竹枝詞

“城闕輔三,風煙望五津。”這是初唐四傑之首,天才詩人王勃筆下的新津。新津境內有五河穿過、縱橫、滋潤;新津縣城更是被稱為水城在我看來,水城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水南門、小水南門中的兩條幽巷。這兩條幽巷,很像魯迅筆下的江南水鄉。幽巷長約百多米。長長的幽巷兩邊排列著幾乎一模一樣的石庫門房子。胡大孃家就住小水南門幽巷末端。其實,胡大孃與我們家也沒有任何一點血緣親戚關係。她是順江吳店子人,離我們老家不過二裏地,也是母親認的。那時每年寒暑假,教師可不像現在這樣休假,而是集中到縣上進行政治學習。期間,母親將我和弟弟“寄放”胡大孃處,弟弟“寄放”時間最長。

胡大孃是一個能幹,自尊自強的中年婦女、寡婦。她丈夫在新中國成立前當過憲兵,幸好去世早,不然,肯定會禍及她及他們的兒女。胡大孃沒有正式工作,靠她精妙的手工勞作,給人做鞋做衣服,維持一家生計。胡大孃從來不顯窮,從來不叫苦,衣服穿得伸伸展展的,說話做事得體。她的兒子,我們叫胡哥哥的,因生計所逼,在母親盡所能供他讀完初中之後參了軍,是海軍,在海南島三亞一個海軍氣象站當技術兵。胡姐姐初中畢業,在家幫母親做些手工,補貼家用。

這家石庫門房別有洞天。上兩級階梯,將高高石門檻後兩扇半隱半開厚重的黑漆大門吱呀一推,迎麵是羅嬤嬤家。這家石庫門房中嬤嬤眾多。我們口中的這個嬤嬤那個嬤嬤都是夫姓。羅嬤嬤的丈夫羅醫生,平素都不在家,在離縣城很遠的一個公社醫院當醫生,周六下午回來,星期天下午回去,雷打不動。羅醫生正值不惑之年,不高不矮的個子,胖胖的,紅紅的臉上笑意盈盈。羅嬤嬤是家庭婦女,在家料理家務。他們有兩個兒子,小的是我們的小夥伴。大兒子原在南河對麵、寶資山半腰上那所民辦中學當教師。幾個年輕教師或許為《新疆好》那首地方味濃鬱,旋律優美的歌曲所吸引,偷蓋學校公章,跑去新疆尋工作,半路上被攔回來。其實這也不是個什麽大事,卻轟動全縣。之後,書是不能教了,羅哥哥當起臨時工,很少在家,長期飄零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