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历险记

第二十章

字体:16+-

大巴一路开出了哈瓦那,我又生出了那种感觉:曾经光鲜的城市现在被陈旧过时的建筑物层层包围着,我马上就要喘不上气了。

海明威的故居叫芬卡·维西亚,十分气派,属于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距离哈瓦那十五公里,我们花了半个钟头才赶到这里。

房屋保存维护得很好。艾莉森表示,这有赖于美国和古巴两国官方之间一次难得的合作。她还说,艺术和文化能让人类相通相知。我们来到此地,正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是游客,也是亲善大使。

即使贵为大使,也没有进入海明威故居看个究竟的权利。不过,我们旅行团的游客还是通过敞开的窗户和大门,好好观察了屋内的情景。这里的陈设,和海明威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

安东尼奥告诉大家,海明威先生主动把房产和房内的一切物品捐献给了古巴人民。可是,纳尔巴夫却给出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海明威其实在遗嘱里把房子留给了他的第四任太太。1961年海明威自杀后,古巴政府强迫寡妇签下转让协议,由此接管了这里。

我觉得,安东尼奥倒不是有意当着三十位知书达理的游客撒谎。他所在的这个时空非常封闭,处在一片信息的沙漠之中,自然,他没有什么了解真相的途径。但真相总是遮不住的。哪怕有意阻拦,也难以阻挡真相的到来。

海明威家的游泳池真是漂亮。他钟爱的游艇“皮拉尔”号独占了整整一个开放的展厅。船是好船,但还是比不过我的那艘船——准确点说,是我曾经的那艘船。我在“皮拉尔”号的船尾上发现了“基韦斯特”的字样。嗯,我多希望现在自己是在基韦斯特啊。

辛迪·内维尔命令她那位写畅销书的老公摆好造型准备照相,作家很听话,脸上却毫无笑意。他好像有点郁闷,因为没人愿意去他家门口拍照留念,我甚至不知道他家到底在哪儿。当然,哪天他要学着海明威的样子给自己的脑门来上一枪,家门口说不定也会很热闹。嗯,我只是开个玩笑。

大家走过故居前的开阔地,跟着安东尼奥来到了纪念品销售店。萨拉掏钱给我买了一件“海明威文化衫”,嗯,是中国制造。

我们又上了那艘带着空调的魔毯,嗯,也是中国制造。接下来,大家来到一座露天饭店享用午餐。菜肴包括黑豆、米饭、烤芭蕉,还有一堆不明物体。过了一阵我才发现,这种物体应该是烤鸡。看那刀工,我总觉得厨子就是开膛手杰克。

下一站是有机农场。一位年长又和善的绅士用西班牙语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有机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安东尼奥则在一旁翻译。萨拉告诉我:“古巴的农场都是有机的,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化学肥料。”她还说,“这些食品都会特供给上头那群人。”

她的话飘进了安东尼奥的耳朵,他立即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就这样,我们在烈日之下暴晒了两个小时,见识了豆田、蚊虫,还有好些我不知道名字的农作物。终于,大家再次回到了车上。

萨拉发现我有点情绪不佳——闻了一下午排泄物的味道,情绪确实很难高涨起来,她于是告诉我:“明天上午我们要去哈瓦那老城区步行参观。到时候,你可以看到我祖父母的老屋子,还有我爷爷的银行。”

“很是期待。”

“我的心情有点复杂。”

“没准儿哪天你可以把房子买回来。”

“没准儿哪天我可以合法索回失窃的财产。”

“这个嘛,你还是不要太抱希望了。我们只要把你爷爷金库里的钱拿走,也就行了。”

她扯过我的一只手,掐起了手上的肉。哎呀,别把我弄伤了,我还要用这只手去拎那些装钱的箱子呢。

巴士距离中央公园酒店越来越近,这时,塔德提醒大家:今晚五点半,他将举办一个关于古巴音乐历史的小讲座,请大家务必准时出席。

艾莉森也开口了,她告诉我们:讲座一结束,全团人立即出发前往里维埃拉酒店,大家届时一定要穿上晚宴所需的正装。她还表示:如果实在想要放松一下,楼顶的游泳池应该是个好去处。

大家下了车,我向萨拉发出邀请,她可以和我一起去游泳,或者去酒吧喝杯冰镇啤酒也行。

“我累了,需要冲个澡,睡一睡。”

“嗯,需要我作陪吗?”

“讲座的时候再见。”

于是,我独自去了酒吧。这一次,我没碰到任何团友。我落了座又点好一杯布卡内罗,这才发现安东尼奥侧身站在了我旁边。他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去海明威故居走这一趟,我很喜欢。”

“很好。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那里。”他又问,“你的女伴呢?她的感觉也很好吧?”

“其实她不是我的伴。”

“哦,我明白了……她待会儿要来和你会合吗?”

“不会,她去游泳池裸泳了。”

我的话,安东尼奥没有置评。他在我的身边坐了下来。我发现他拿着一罐饮料,看牌子,应该是从车上顺下来的。安东尼奥点了一根烟,说道:“我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的,你介意我抽烟吗?”

“这是在你们国家,我愿意客随主便。”

“也对。”

安东尼奥暂时卸下了导游的面具,也好,这样一看他倒没那么像个跳梁小丑了,但我还是想不明白:他干嘛要对萨拉特别关照呢?

安东尼奥问我:“你读过海明威的作品吗?”

“读过。你呢?”

“读过,西班牙语译本和英语原本都读过。在古巴,我们对海明威有一种……你们怎么形容这种事来着?对,我们对海明威有一种狂热似的崇拜。”

“真的?”

“没错。我们明天要去‘两个世界’酒店。海明威买下芬卡·维西亚别墅之前,一直住在那里。现在他入住的那个酒店房间已经成了博物馆。”

我的啤酒来了,安东尼奥的免费讲座还在继续。

“在我们看来,海明威创作的很多小说都可以称作‘古巴小说’。而且,他的不少作品都带有左派基调。”

“哦,我怎么没看出来?”

“这是事实。海明威笔下那些人都遵从人道主义,而不是为了他们自己。”

“我倒觉得,他的那些人物大多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就跟我差不多,所以我非常喜欢他们。”

安东尼奥接着说:“菲德尔有一句名言:‘海明威的全部作品,都在捍卫人的权利’。”他又补充说,“这,是社会主义者才有的信念。”听得出来,安东尼奥的态度非常真诚。

嗯,我不愿意浪费精力去和信仰上很执拗的人争论,我只想安安静静喝口啤酒,可是安东尼奥还在说个不停。我只得表示:“好啦,谢谢你的指教。咱们还是在讲座的时候再见吧。”

他没有离开,他的讲演也没有停歇。“菲德尔还说过,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给了他灵感,是他在马埃斯特腊山脉坚持游击斗争的策略之源。”他还说,“他们,也就是菲德尔和海明威,只见过一次面。那是在一次海钓比赛中。比赛的名字就叫海明威锦标赛,菲德尔负责把奖杯颁给优胜者。最后,菲德尔抓住了最大的那条马林鱼,由此获得了奖励。”

“那次比赛是谁负责给鱼量尺寸和计秤的?”

“您这是想说什么?我没听懂。”

我可不想在来古巴的第二天就进监狱,所以,我自然没再接话。

安东尼奥若有所思。啜了一口饮料,他又出声了:“塔德跟我说你是个渔船主。”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说得没错。”但你怎么想起来要和塔德谈论我呢?

“那你应该知道,钓鱼运动是多么让人**澎湃了?”

“肯定。”

“你不知道吗,最近有一项全新的钓鱼赛事马上就要在古巴举行?比赛名叫Pescando Por la Paz。参赛船队明天就要从基韦斯特出发,行驶到哈瓦那来了。对了,你就住在基韦斯特,对吧?”

“对。”

“你就不想参加比赛吗?”

“不想。”

他问:“那你读过《岛在湾流中》吗?”

“你呢?”

“当然读过。那可是好书啊。它提到了卡约吉列尔莫,也就是参赛选手离开哈瓦那之后的第一站。”

我端起啤酒抿了一口。

“书里面有一句话,简直就像预言……要知道,书是在革命之前写成的。”安东尼奥开始背诵小说中的话,“海明威说:‘古巴人互相背叛、互相出卖。最后,他们得到了应得的东西:一个该死的、满是革命的地狱。’”

说完后,他说:“晚餐的时候再见。”而后就离开了。

该死,这人到底想表达什么,到底安了什么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