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分子”外傳

字體:16+-

幽幽大巴山也並非世外桃源,除了永遠的家長裏短糾葛,階級鬥爭的夢魘糾纏了整整一代人,特別是在“**”中。那時候,“壞人”被歸結為五種類型,曰“地、富、反、壞、右”,通稱“五類分子”,而巴山人將它再簡化一下,就喊成了“分子”。

“分子”是地位最低下的人群,逢人低眉順眼,點頭哈腰,許多苦活、累活、髒活都派給他們做。我們許多知青雖然“出身”也不好,但在“分子”麵前,也會下意識地撇下嘴角,泛起一種鄙薄之意。

比較深刻的記憶是“分子”養牛與“分子”送柴。

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分子”是不許養牛的,因為“分子”會將梅花針混在飼料裏害死耕牛,破壞生產。然而在大麵積刀耕火種的大巴山,耕牛使用較少,長期隻能養不能殺,數量越來越多,養牛成為一種很重的負擔,於是許多生產隊便強製地將耕牛派給“分子”養。這讓少年時的我很困惑:要是“分子”害死耕牛怎麽辦?

送柴的苦差事也常常派給“分子”幹。大巴山一年中寒冷的日子很長,需要燒去大量的柴草。那裏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一米見方的火爐坑,從火爐坑上方的梁上懸下一條鐵鏈來,下端的鐵鉤子掛上有蓋的鐵罐,人們便圍坐在火爐坑周圍,取暖,煮飯。公社與區政府兩級機構也要耗費大量的木材,一是常駐幹部的生活用柴,一是各級會議用柴,這些公益用柴都攤派到各個生產隊,“分子”自然就成了理想的送柴人選。

但是,“分子”不一定每個生產隊都有,於是送柴的差事便按地主、富農、上中農、中農的順序依次派遣;有些生產隊則把差事攤派給“子女”。

“分子”是階級敵人“人還在,心不死”的明證,沒有“分子”的地方就瞄準“子女”,這證明階級鬥爭“時時有,處處有”,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