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群落

字体:16+-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这一代人就这样跌跌绊绊一路走来。晓南的命运尤其坎坷,恰好印证了“红颜命薄”这句老话。她曾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初恋,尔后又在不断地追求梦想中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尽管她努力,她抗争,她想得到幸福,但她始终不能摆脱那张用世俗与偏见编织成的大网,最后让病魔为她悲剧式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我曾经怨恨过晓南。但是经过了人世的种种艰辛,特别是知道她那两场不幸的婚姻之后,我不仅原谅了她当年的行为,而且为她感到深深的惋惜。她那阴差阳错的一生不正是那个阴差阳错的时代的产物吗?我知道,由于她的勇敢和无助,她在许多正经和心满意足的人的眼里是个“不道德”的女人。但我不以为然。一只鞋究竟是不是夹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清楚。中国人特别喜欢讨论别人的隐私,热衷于道德判断。我知道自己不配指责晓南。我还知道,当列夫·托尔斯泰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从书房里冲出来,老泪纵横,边哭边喊“她死了!她死了!”三十年前我怎么也不懂老托尔斯泰对安娜的痛惜之情,今天我算是完全明白了。

愿上天那无边的慈爱跟晓南的灵魂同在!

(注:晓南系化名,因为不能征求她的意见故隐去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