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初到林場

字體:16+-

剛到林場,我非常想家、想媽媽,可是我不敢明著哭,隻能晚上藏在被子裏流淚。我哭一陣,睡一陣,醒過來想到媽媽又哭,迷迷糊糊過了一晚上,真是難以描繪的痛苦。隨我們到林場的帶隊老師跟場長交接好有關事宜後,又陪同我們一起勞動了兩天,然後就要回重慶了。聽到這個消息,有的知青就哭起來,一人帶頭,眾人都哭。第二天帶隊老師走了,我看到周圍知青的眼睛都腫得像大紅桃子一樣。

為了購買必需的生活用品,我們去趕了一次場。我買了一個木頭箱子,花了三元;買了一斤煤油,三角八分;又買了肥皂、牙膏、火柴和一些郵票,這樣媽媽給我的五元錢就所剩無幾。

當時的林場場長何大德向大家宣布,當地安置辦公室每月給知青發八元錢生活費,其中兩元補貼零用,津貼保持一年。又對大家的勞動進行了分工,還宣布了知青的計工方法。出一天工為一個勞動日,男知青每個勞動日計工分八分至十分,女知青每個勞動日計工分四分至六分。我的工分級別是四分,如果全年一天都不休息,可得工分一千四百四十分。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誰都不免有一些耽擱,比如生病、趕場(取信,寄信)。林場那時剛創辦不久,沒有什麽經濟效益,勞動力收益非常低下,到當年底結算才知道,每個勞動日的價值隻有八分錢。就是說,一個男知青一年到頭的辛勤勞動隻值現金二十多塊錢,一個女知青的勞動隻值現金十多塊錢!

在當時,即使是按最低生活水平,每人每年至少需要六十至八十塊錢生活費,所以讓知青自己養活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下鄉的平昌縣,是典型的貧困地區,曆史上紅軍四方麵軍就曾經活動在這一帶,這裏還有許多當年紅軍的家屬。但一九四九年以後,那裏的經濟環境沒有太大的變化。由於自然條件極差,經濟不發達,當地農民的生活非常貧困,糧食缺少,大人小孩衣衫襤褸。我們看在眼裏,感覺很沉重。眼前林場是這個樣子,離開重慶時心中的一點希望已徹底破滅,思念家鄉和思念親人的心情十分強烈,忍不住時就偷偷哭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