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苦中尋樂

字體:16+-

林場艱苦單調的生活不能壓製住年輕人蓬勃向上的樂觀精神,在缺乏起碼文化娛樂設施的情形下,大家努力與命運抗爭,學會苦中尋樂。有的人會樂器,想法子弄來了二胡、小提琴,其後,便經常在晚飯後拉琴,大夥跟著唱歌跳舞。知青中有一個叫鍾大哥的,是這個活動的帶頭人,他很喜歡樂器,二胡、小提琴都會拉,閑暇時總是獨自一人拉琴,給大家帶來很大的樂趣。有一個女知青張某也會拉二胡,在他們的影響下,我自己也開始學習拉二胡,練習一段時間後,頗有進步,能夠和大夥一起合奏。我記得有女知青吳某會吹口琴,女知青張某喜歡唱歌,女知青何某喜歡跳舞。

不但在晚飯後拉琴唱歌,夏天到棉田裏值班趕“猥子”也帶著二胡去練習一陣子,一舉兩得。棉花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每當夏天棉花結桃蕾時,山裏有一種小動物“猥子”,專門在夜間到棉田裏偷吃棉蕾,所以那時晚上必須派人守夜驅趕。值班趕“猥子”時,兩人一組,晚上輪流睡覺。拿一根桐子樹幹做的“梆子”,有兩尺長,中間挖空,用兩根小木棍敲打,發出較響的聲音。“猥子”膽小,聽見聲響,便不敢來。

那時候隻要有空閑,我便要拉二胡,一拉上二胡,我就忘掉了疲勞,忘掉了心中的痛苦和憂傷。在我十年下鄉期間,二胡總是陪伴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