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夢斷一九七七

字體:16+-

宣漢 任宗景

作者簡介

任宗景,當代作家。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一九六五年於重慶育才中學高中畢業後即“上山下鄉”,到宣漢縣天生區芭蕉公社八一林場,後插隊落戶。一九七九年始得返城。一九九七年從某雜誌社停薪留職至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兩百萬字,獲各種獎項三十次;已出版散文集《風絮》、中短篇小說集《情竇初開的時候》、報告文學集《昨日風流》。

人生如夢,這種說法未免有點虛無的味道,若說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夢想,恐怕就沒多少人反對了。有的夢想是能夠實現的(即圓夢),有的卻注定難以成真,成為永遠的遺憾。這裏要說的一樁“永遠的遺憾”,是指我至今未曾邁進過正規大學的門檻,而以我現在的年齡,又注定了此生我與大學絕對無緣。

我的大學夢破碎在川東北的宣漢縣,時間是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七年,是我上山下鄉的第十二個年頭。這一年,中國人的政治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即鄧小平“複出”。恢複高考,則是鄧小平複出後最得人心的舉措之一。當時,我在國營宣漢縣鋼廠金工車間當“亦工亦農”性質的合同工——和正式工人幹一樣的活兒,同工也同酬,與正式職工最本質的區別是不吃國家供應的商品糧,而是將插隊落戶所在的生產隊分得的口糧背到糧站去換成糧票,然後再把糧票交到鋼廠夥食團買飯票……這樣說起來有些像繞口令,簡言之,就是“知青身份未曾改變的、不能指望‘轉正’的非正式工人”。恢複高考的消息於我而言,無啻天外傳來的福音,讓我在茫茫無邊的苦海上看到了向我駛來的諾亞方舟……

我激動得徹夜難眠,仿佛已經看到了命運女神的微笑。

我是重慶育才中學(當時叫重慶市第二十中學)高六五級的畢業生。“育才”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名校,係由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舞蹈家戴愛蓮、作家高纓(其代表作是《達吉和她的父親》)、翻譯家楊武能等均畢業於斯,“文革”前就是四川省的重點中學。當時,社會風氣較為純淨,即使是名校,也沒有收讚助費一說,人們公認“能進這所學校讀書的,孬死都有七成”。如果成績不行又想“開後門”進育才讀書,恐怕天王老子出麵也隻能是“空了吹”。一九六二年,我於重慶複旦中學(當時叫第十二中學)初中畢業考進育才中學後,大學夢便在我的心中搖**。高中畢業時,因為長期偏科,不重視數理化,我的平均成績在班上隻屬中上,但文科成績絕對是年級的一流(讀初中時就已經有作品在報紙副刊上發表),因而我對自己考上大學充滿了自信。然而,我最終名落孫山,被大學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