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雪地上的馬燈

字體:16+-

萬源 詩筠

作者簡介

董世琳(筆名詩筠、阿詩),女,一九四九年生。一九六五年九月下鄉到萬源縣長石公社牧場。一九六九年插隊到長石公社九大隊三隊。一九七二年招工回城。當過建築工人、重慶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政治處新聞幹事、重慶市婦聯辦公室秘書……現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學會秘書長,《重慶國土資源》雜誌副主編,副編審。

一九七二年,是我下鄉的第八個年頭。這年冬天,特別冷。

頭年的下半年,就有些知青被陸續招工走了,大多是成分在不好中較好一點的。我心裏很緊張,不停地與家裏聯係。橫在我麵前有一大難關,就是我父母在國民黨部隊幹過軍醫。我在學校爭取入團的時候,向團組織匯報思想時經常都要談如何如何認識父母的“罪行”,如何如何與他們劃清界限。下鄉八年,我無時不在想怎麽用汗水洗去與生俱來的黑血。這次招工,我不知道我的血有沒有被八年的血汗洗淨變紅,不知道“政審”時,他們能不能根據我八年來的表現招我回城。我下鄉後曾被評為“五好社員”,公社還給我家裏寄過獎狀。“文革”前我就被選送去區上辦的建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如若不是因為後來的“文革”,也許早在黨旗下宣過誓了。插隊後隊上對我的反映也不錯,給我評的是婦女壯勞力的工分。於是一九七一年,我被公社派去小學代課。

此時,返城的大潮攪得我心裏七上八下:一是擔心要命的“政審”能否過關,還有,萬一公社要留我下來教書怎麽辦?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有部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激起過人們也包括我羅曼蒂克的幻想。如果沒有招工回城這事,我也就安心做個鄉村女教師了。但是,眼看當年一起下鄉的人一個一個地走,又一個一個地在為回城四處奔波著,我再也靜不下心做一個鄉村女教師了。也許是八年的鍛煉還沒把我修煉到如此高的境界,也許是“回城”著實太誘人了。媽媽來信安慰說,姐姐所在單位有照顧親屬招工回城的政策,姐姐還在找人爭取“特招”我。實在不行,媽媽就提前退休讓我頂替,這是當時最硬的一招,也是最後一招。但是如果那樣,等待頂替媽媽工作的弟弟就隻好到雲南當知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