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剃頭匠”劉安鈿

字體:16+-

人們都說我是個“多寶道人”,就是手藝多:能寫會畫,能拉會唱,還是裁縫、木匠、剃頭匠。而我剃頭,是跟劉安鈿學的。

一九六四年十月,我領到了下鄉第一個月的生活津貼一塊五毛錢,原準備在鄉場上用它剃個頭再吃上一盤炒菜稱上一斤花生的。後來在逛供銷社時,看到櫃台裏售賣的理發工具一推剪,隻要一塊五毛錢,就動心了。這賬很好算如果我這次投資一塊五買了推剪,也算剃了頭,雖然虧了嘴,但從此以後就省了剃頭錢,長遠地看,嘴不虧。於是傾囊而出,買了剃頭工具。

現在看來,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這真是一個“英明偉大”的決定。因為從此我就多了一門手藝,有了一件伴我四十年的生活實用品,而且堪稱紀念品,因為這是我步入社會用第一個月的“薪金”購置的。它讓我從此有了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手段和意念,贏得了多少讚譽,結下了多少友誼,自稱了多少人的“師傅”(至今樓下發廊那幾個燙黃頭發的小美發師給我理發時都伺候得格外小心,而且隻收一塊五,我實付三元),真是物小利大。當年的那點投資,幾乎等同於認購而今眼目下的“增值股票”了。

其實,這錢也該花。當時國家劃撥給林場知青每人每月九元錢的生活費,除掉七元集體買糧食,剩兩元發給個人作零花,那原本就是讓你剃頭買牙膏什麽的(但不知為什麽男孩要被克扣五毛隻發一塊五,女孩子照實發兩元,說是比男孩子多五毛錢的衛生紙費)。我的“英明偉大”之處在於,把這每月發放的頭個月的剃頭錢買了工具,第二月(及以後)的留給了自己,切實實踐著“先為人民後為己”的偉大教導。

萬沒想到的是,這推剪絕不如先前想象的那麽好使,它在我的手中左右搖擺、東倒西歪,讓原本也想省下剃頭錢主動當我試驗品的胡伯壽頭皮發麻、連連告饒。說實話,我當時很羞 愧,因為我拍了胸膛,讓好幾個男孩的剃頭錢都拋在了飯館裏,此時他們正排著隊呢,我怎麽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