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字體:16+-

從火山裏噴出的是摧毀一切的熔岩,從地泉裏湧出的是賞心悅目的浪花。二者之間的天壤之別,無疑是來自形成它們的自然、地質力量。

青少年時代是一個人形成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但令人痛心的是,這些老知青們當時所受到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卻與他們過去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馳。不用說法律法規遭到肆意踐踏,千百年來人們所遵從的道德準則,也都被無情地粉碎了,他們所麵臨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混沌世界。可是在《無聲的群落》這部長達五十多萬字的回憶錄裏,卻處處洋溢著真善美的道德力量,讀來令人**氣回腸。大巴山老知青所獨具的自尊、自強、克製、寬容的人格魅力究竟來自何方?是什麽因素和動力幫助老知青們將被粉碎了的道德準則“重新排列組合”,並且曆經劫難而不改初衷?從老知青的文章中似乎可以找到部分答案。當今正在研究“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的,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麵的人們,如果都能認真地讀一讀《無聲的群落》,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不少啟發。

家庭的溫馨和良好的教育,幾乎是《無聲的群落》作者們對青少年時期最美好的共同記憶。他們的父母盡管被極“左”路線強加了種種罪名,但骨子裏卻是忠厚善良、安貧守道的愛國知識分子。他們竭盡所能以自己孱弱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知識的陽光和雨露。他們把苦難咬碎了吞進肚裏,讓孩子也能與同齡人一起進取、歡笑。當孩子們被誘導要和他們劃清界限時,默默地忍受這一切,為的是讓孩子不要誤解黨、誤解人民。

老知青們能夠曆經磨難而絕處逢生,除了有來自家庭的良好教育外,也有過去在學校打下的知識基礎;有他們堅持不懈的刻苦自學;有受過傷的心靈,對真善美更加敏銳的感受和渴求,比如對於曾經同情、幫助和教導過他們的人,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眼色,一刹那的表情,他們都牢記在心底,逾數十年而不忘。而更重要的是,下農村的經曆雖然沒能讓他們“脫胎換骨”改變出身,卻讓他們汲取了來自人民、來自大地的力量,從而堅定了做人的準則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