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当我们还在“星火”坚守山头时,部分知青已由重庆返回草坝,悄然插下生产队去了。逐渐,越来越多的人返回来插队了。此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下达。“乌托邦”不得不在一九六八年底举行“最后的晚餐”。一九六九年一月,“硬骨头”的“铁杆”知青们依依惜别星火茶场,全部插下生产队去了。从此,“硬骨头革命造反团”消失了,星火茶场消失了。
近两年梦幻般的乌托邦生涯结束了。它留下了我们青春的热血和汗水,留下了我们的希望与梦想,留下了坚韧不拔的奋斗足迹,留下了天长地久的珍贵友谊,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和思考。三十八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首那段历史,才发现当初的幼稚和愚昧。
在阶级斗争理论主宰一切的年代,在极“左”思潮恣意横行的岁月,荒谬的理论犹如迷魂剂一样征服了我们,扭曲的教育造就了难辨真伪的我们。受害最深的是我们,中毒不浅的也是我们。我们把无端被人剥夺受教育的权利看作是替父辈赎罪、修成革命“正果”的必由之路。我们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炫目光彩所迷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执着地呵护着这块经济窘迫的遮羞布。然而,无情的经济规律给我们补上了这沉重的一课。经“文革”折腾后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迫使“乌托邦”群体走向了小农化和私有化,与农民争饭吃的新农户增加了,“大有作为”的“乌托邦”梦想幻灭了。与载入史册的所有乌托邦一样,“硬骨头”的空想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昙花一现的必然结局。
历史在杂乱的脚步声中走过去了。我们当年的那番追求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庸,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都已变成不能改变的既往。然而,历史是永生的,历史是永存的。我们历史的失误和浅薄演绎成了今天的教训和经验,遭遇历史长河里的狂风巨浪撞击之后,我们更有信心拨正航向迎接未来。
乌托邦的“铁杆”知青们悲壮的殉道愚忠已经成为历史,然而,那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光依然在闪烁,它不应被埋没,它不应被亵渎。
壮哉,乌托邦梦!悲哉,乌托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