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跑龍套者

字體:16+-

萬源 張弘

作者簡介

張弘,男,一九四八年三月出生於上海。一九六四年七月重慶六中初中畢業。同年上山下鄉到萬源縣草壩區新店公社青山茶場務農。一九六九年初到四川省簡陽縣養馬區桂花公社插隊落戶。一九七四年到四川南充師範學院中文係讀書,本科畢業。先後在簡陽縣養馬中學、簡陽教師進修學校教書。現為重慶市政府公務員。

我曾經對一位知青朋友說,知青是中國政治悲劇中的配角。他斷然認為,知青連配角都談不上,充其量是跑龍套的,因為配角畢竟還是一個“角”。他這個觀點深深刺痛了我,於是我就把“跑龍套者”作為這篇文章的標題。

我是一九六四年上山下鄉的“老知青”,雖說是根據當時周總理解決城市剩餘勞動力的指示精神被“動員”下鄉的,但之所以會成為城市剩餘勞動力,卻是和政治運動分不開的。“文革”結束之前,中國的政治舞台上運動不斷,其多數結果都釀成了不堪回首的悲劇。從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到一九六四年“四清運動”,大講階級鬥爭,實行階級路線,“造就”了千百萬“地富反壞右黑五類”子女。生在農村的,不用說已經自動墜入了“地獄”,生在城市的,就成為“城市剩餘勞動力”。

我的父親是“右派分子”。我小學畢業,就被發配到城郊的一所中學上初中,一年後通過熟人關係勉強回到市區的中學,但初中畢業還是被剝奪了上高中的權利。當時我的學習成績雖說不算冒尖,但絕不至於連高中也考不上,我初中的一個同學是全班公認的差生,卻考上了中專,原因就是他是工人階級子弟。

高中落榜,“賦閑”在家。當時並不懂事,隻聽說街道居委會要安排工作,我的一個表姐一九六三年初中畢業後不久,就被安排到冠生園食品廠上了班。這年九月份吧,一個男士到我家來,背著我的麵和我母親嘀嘀咕咕商量了老半天,後來我媽就向我宣布“政策”,到達縣地區萬源縣去當“茶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