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這裏叫康特拉科斯塔縣的百慕大三角區,”霍爾斯說,“還有別的連續殺人犯在這一帶作案,其中一起案子很有名,有個女孩因此失蹤了。1966年,這裏還有主婦遭到勒殺,**都被扒掉了。另外還發生了兩起EAR的案子。讓人不禁想問,犯人為什麽喜歡在這一帶作案?”
在舊金山外希爾斯伯勒的裏瑟夫爾路上一條蜿蜒而下的私人車道盡頭,有由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LloydWright)設計的悉尼·巴澤特(SidneyBazett)故居,這裏受樹木遮蔽,無法從街道看到。常聽人談起這棟房子的特別,但罕有人目睹。1949年的一個下午,房主的嶽母獨自在家,突然有人敲響了前門。來訪者是一名中年商人,戴著厚厚的眼鏡,身後還跟著六名身著職業裝束、表情嚴峻的男人。商人表示他的名字叫約瑟夫·艾克勒(JosephEichler),曾在1942年到1945年的三年間與家人租住於此,那之後現在的主人買下了這裏。巴澤特故居內嵌紅杉木家具、玻璃牆麵,日光可從各個角度照入屋內,隨一天內陽光的變化改變室內的氛圍,可謂藝術品一件,令艾克勒驚歎。他表示從沒忘記過這所房子。實際上,居住於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如今成為開發商的他,想向同事展示他靈感的來源。這組人被迎入屋內。艾克勒的事業起步於華爾街,出了名的冷酷無情,但跨過門檻,他就流下了眼淚。
20世紀50年代中期,約瑟夫·艾克勒是在灣區經營加利福尼亞現代風格獨戶住宅最成功的開發商之一。這種風格的房屋均為梁柱結構,屋頂為平屋頂或坡度較緩的A字形屋頂,內部為開放式格局,有玻璃牆麵和中庭。生意做大了,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希望戰後快速增加的中產階級都愛上幹淨利落的幾何曲線,希望把現代主義美學帶入大眾視野。艾克勒開始在中央康特拉科斯塔縣物色合適的土地,建立分部。他需要幾百英畝地,而且也不是隨便什麽地都可以的。這片區域應該處在逐漸成熟的當口,尚未遭到城市擴張的破壞,但有正在發展的基礎設施。1954年,艾克勒造訪了沃爾納特克裏克。那時的沃爾納特克裏克還是名副其實的畜牧業小鎮。如今已是主幹道的伊格納西奧山穀路,當年由兩條道路組成,經常滿是牛群。但那時,這片地區的首家購物中心剛剛開業,還有一間新醫院,修建高速公路的計劃也處於籌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