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遁入黑暗

2013:EAR的职业猜想

字体:16+-

——我认为他……好吧,我认为,如果EAR不是为了学校作业奔波于两座城市,那他实际关心的是土地开发,他在为开发商工作,至少跟这类公司有关系,而且他在公司里非常有话语权。

【编者按:此节内容主要选自戴维斯之行的音频文字记录。】

保罗·霍尔斯:EAR就是这样到东湾的,沿着80号州际公路[101],就在这。

米歇尔:你对EAR犯罪的原点有没有什么猜想,比方说他在哪上的学……我不是要求你回答我,我就是好奇。

保罗·霍尔斯:我有没有猜想?要是他上过大学,那他上的是萨克拉门托加州州立大学,因为那所大学的位置很好。要是你留意过他的作案地点,就会发现整个兰乔科尔多瓦都是他的目标。有些案子就发生在拉里维耶拉(LaRiviera)沿岸,紧挨着萨克拉门托加州州立大学。我认为他上的可能就是萨克拉门托加州州立大学。不过,萨克拉门托还有一些社区学院,他也可能在那些学院上学。高中呢?啊……高中的可能性就太多了。

米歇尔:我的意思是,你不觉得他可能是在戈利塔长大的?

保罗·霍尔斯:我不这么想,但我发现,他在萨克拉门托犯的案子有个规律。这就是我想给你看的,你按顺序画出他在萨克拉门托的作案地点,很快就会发现他切切实实地在萨克拉门托画了一个十字。他在向我们展示他对这个地方异常熟悉。

米歇尔:他想告诉我们他非常熟悉萨克拉门托,不单是在这里上大学这么简单。

保罗·霍尔斯:对,没这么简单。我觉得他跟萨克拉门托有更深的渊源。那么,他跟戈利塔有任何渊源吗?我们不知道。但他南下了,对我来说,戈利塔是他第一次南下的地点。他跟尔湾也有关系,有什么原因让他在尔湾犯了两起案子。

米歇尔:而且这些地方离得根本就不远。

保罗·霍尔斯:对,不远,除了文图拉和拉古纳尼古尔(Laguna Niguel)。

【编者按:霍尔斯此处指的是丹纳岬,有些人误以为丹纳岬是拉古纳尼古尔的一部分。】

保罗·霍尔斯:我认为,在戴维斯或者说莫德斯托(Modesto)发生的案子非常重要。

米歇尔:在莫德斯托只发生过一起案子?还是两起?

保罗·霍尔斯:两起。

米歇尔:好吧。

保罗·霍尔斯:所以我一开始做地理位置评估的时候,就把EAR的案子划分为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萨克拉门托,第二阶段在莫德斯托或者说戴维斯,第三阶段在东湾,第四阶段则南下到了南加州。我把斯托克顿算进了第一阶段,因为EAR在斯托克顿作案后又回到了萨克拉门托,但他开始在莫德斯托作案进入第二阶段后,就没在南下到东湾进入第三阶段前回过萨克拉门托。第二阶段中,他在莫德斯托和戴维斯之间来回乱窜,这两个城市间的行车距离是110英里,但莫德斯托第二起案件和戴维斯第二起案件之间仅仅隔了22小时。他为什么来回乱窜?我觉得和他的工作有关,而不是为了摆脱执法机关。我认为,他因为工作,必须往返于莫德斯托和戴维斯两座城市。

米歇尔:只隔了22小时?

保罗·霍尔斯:只隔了22小时。

米歇尔:哇,我不知道隔得这么近。

保罗·霍尔斯:但这两起案件的发生时间就是隔得这么近,而且只有这两起案子这样……在莫德斯托一案中,有出租车司机表示在机场接过一名陌生男子,这名男子到达目的地后,另外有人看见他朝正在施工的新工地走去,而工地就在案发地的南边。在戴维斯一案中,警方从被害人住所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机场都采集了脚印,这就是我要给你看的鞋印。所以,EAR有没有可能飞到莫德斯托犯下一起案子后,又飞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犯下了另一起案子?

米歇尔:为了工作?

保罗·霍尔斯:为了工作。这样一来,他能是什么人呢?

米歇尔:对啊。

保罗·霍尔斯:首先,一般人不开飞机。

米歇尔:不开。

保罗·霍尔斯:一般人也不会画表分析“我该怎么安排这片土地?”

米歇尔:对。

保罗·霍尔斯:这样的人手头要有资源。但你读EAR卷宗时,不会认为他是有钱人,对吧?

米歇尔:对。

保罗·霍尔斯:我不明白,这看起来很矛盾,但这就是EAR,有关他的一切都有误导性。

米歇尔:所以,你倾向于认为他有更多资源?

保罗·霍尔斯:我认为他……好吧,我认为,如果EAR不是为了学校作业奔波于两座城市,那他实际关心的是土地开发,他在为开发商工作,至少跟这类公司有关系,而且他在公司里非常有话语权。

保罗·霍尔斯:这里是戴维斯的乡村之家(VillageHomes),非常有名的开发区。我给你看的是乡村之家的航拍照,碰巧在戴维斯前两起案件之间的时间段拍的。具体来说,是正巧在第36起案件发生的八天前拍的。照片上就是当时的样子,看这里,案发地的北边有一个新工程正在施工。我会带你去看看整个机场的情况。

保罗·霍尔斯:我和斯托克顿案的被害人聊过,她以前在中央谷地给一个重要的开发商打工,为他做过许多工作,后来怀孕了,就离职了。我给一个在开发区工作的朋友看过“家庭作业”里的地图,他告诉我这是专业人士画的,画画的人在规划这些标记。这就是建筑业的法医专家给出的建议,我觉得可信度非常高。

米歇尔:同意,我不相信这是想象出来的。

保罗·霍尔斯:我也不相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园林设计师也说过,乡村之家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色,只在那里才有。

米歇尔:真的?

保罗·霍尔斯:真的,你到那里就懂了。乡村之家是一片很特殊的开发区。EAR去过那,还在那作案。EAR当时有没有可能是为了工作要去乡村之家,他看见乡村之家的特点后,就把那些特点加进了这幅图里?

米歇尔:对,这幅图像他要提交的东西,一边提交还一边建议“我们应该这么做”。

保罗·霍尔斯:没错。

霍尔斯来到发生了戴维斯第一起案件的公寓大楼。

那是第34起案件,发生在1978年6月7日凌晨3:50左右——EAR在莫德斯托第一次作案的两天后。被害人是一名21岁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学生,住在一栋多层公寓大楼里,案发后拉里·普尔将此案列为“建筑异常”——这是已知案件中,EAR唯一一次在这种建筑中作案。

他从露台的滑动玻璃门溜进了这栋二层公寓楼,对待这名被害人的手法尤为残暴。起初被害人竭力反抗,他就在被害人脸上揍了很多拳。强奸她时,他还使劲把被害人的脸往地板上按,导致被害人鼻梁断裂,且遭受脑震**。

这起案件的某些特征表明,相比其他大部分案件,EAR在这起案件中表现得可能更为冲动。这起案件中,犯人头上套的是尼龙袜,不是滑雪面罩;已知的凶器只有指甲锉和螺丝刀;犯人穿的T恤里外是反的。尽管如此,这起案件明显是EAR犯下的,因为犯人语言嗦,还把自己的**放在了被害人遭到捆绑的双手中,强迫被害人帮他**,这是EAR的标志性行为。

保罗·霍尔斯:戴维斯第一起案件的被害人是一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上学的女大学生,纺织专业。

米歇尔:这起案件中,有人认为自己看见EAR从停车场把车开了出来?

保罗·霍尔斯:对,一辆黑色科迈罗,或者类似的车型。但我不确定那是不是他。

保罗·霍尔斯:其实我自己在这里住过,这里已经变了。

米歇尔:哇,严格意义上讲,这栋楼算大学的房子吗?

保罗·霍尔斯:这是校外宿舍。我觉得1970年代的时候这地方不是现在这样,现在跟我住的时候都不一样。

霍尔斯把车停了下来,引擎没关。

保罗·霍尔斯:这地方全是大学生,你能在拉塞尔大道上看见所有骑车的大学生。所以,要是EAR因为什么到戴维斯来,我觉得他是在这里看到了某人,然后跟了上去。

米歇尔:哦,好吧。

保罗·霍尔斯:不知道为什么,有个女孩吸引了他的注意,然后他想办法搞清了女孩的住址。我觉得他没在案发地周围徘徊,也没入室盗窃,这有违他的……

米歇尔:作案习惯。

保罗·霍尔斯:对。

他们来到第二起案件发生的地点,也就是第36起案件的案发地。这是戴维斯三起案件中的第二起,发生在1978年6月24日凌晨3:00左右——EAR在莫德斯托犯下第35起强奸案的一天后。

被害人是一名32岁的家庭主妇,案发时丈夫也在**,两人都遭到了捆绑。被害人10岁的儿子也在案发地,但被凶手锁在浴室里。凶手在对女性被害人实施犯罪前,先在房子里彻底乱翻了一通,之后把女性被害人带到客厅,强奸了她。离开房子前,凶手还偷走了17卷便士。

保罗·霍尔斯:这里就是乡村之家。

米歇尔:好的。

保罗·霍尔斯:这里所有街道的名字都出自《指环王》(LordoftheRings)。

米歇尔:真的?

保罗·霍尔斯:真的,开发商迈克尔·科比特(MichaelCorbett)和《指环王》关系不浅。

米歇尔:关系不浅是指……

保罗·霍尔斯:就是他超级喜欢《指环王》。

米歇尔:哦,好吧,是个御宅族。

保罗·霍尔斯:他和妻子朱迪·科比特(JudyCorbett)共同推进了这个开发项目。这里所有房子都背朝着我们,我们在街上,看到的都是房子的背面。房子正面面对一块经过绿化的公共区域,这样社区的氛围会更浓厚。邻居出门就是公共区域,他们有公共的社区花园,共享绿色空间。

米歇尔:所以,学生就不太可能住在这?

保罗·霍尔斯:不太可能。当然学生也可以住,但那时候这些都是新房子,学生住不起。

霍尔斯驾车穿过社区,寻找发生过案件的房子。

保罗·霍尔斯:被害人住在……这栋房子。就在右手边。

米歇尔:嗯。

保罗·霍尔斯:那时候这一侧还全都在兴建中。你看那些狭长的死巷,这里的居民都曾经表示这种路绝对不行。后来科比特夫妇就引入了消防队,把消防车停在那,就是为了告诉居民可以从这儿掉头。我会开车在这转一圈,这样你就能大概了解这里的特征了。过去这里所有房子都是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当时可谓非常夸张。

保罗·霍尔斯:这里是开放式沟渠排水系统上的人行天桥,EAR就是在这里出现的。

米歇尔:你怎么知道?

保罗·霍尔斯:有鞋印。科比特以前跟我说过,下面这块区域就跟沙地似的,他每天都要把这里耙平。案发后,他到这里,就看到他刚刚耙平的沙地上留下了鞋印。他跟着鞋印走到了被害人家,房子周围、绿化用地上都有鞋印。我跟他聊这个的时候,他跟我说他以前参加过童子军,那时候他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就是追踪,他以前经常追踪痕迹。他还说他看见这些鞋印,就觉得有必要跟上去。也就是说,他比一般人多一项技能。我不会说他是什么搜救专家,但……

米歇尔:但他大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保罗·霍尔斯:对。后来他说,这些鞋印从这里穿了过去,沿这条路线移动。

米歇尔:嗯。

保罗·霍尔斯:这就是个常见的绿化区。

米歇尔:等等,这些脚印基本就是在这附近绕圈?

保罗·霍尔斯:对,也就是说,他从这里过来,在被害人房子周围绕圈,这些鞋印就留在被害人后院里。

米歇尔:这倒是很有趣,我还真没想过自己会这样待在什么东西里面。

保罗·霍尔斯:这很特别。乡村之家设计新颖,闻名全球,弗朗索瓦·密特朗[102]还专门乘直升机飞来参观。各地的学生和开发商都跑来一探究竟,你能在《日落杂志》(Sunset)的封面上,看到诸如“戴维斯乡村之家,我们在开发;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又能学习到什么”之类的话。贝蒂·福特(BettyFord)[103]也骑车到附近参观。我开车带妻子在这转过,她却说她绝不会住在这里。

米歇尔:这里有点容易引起幽闭恐惧症。

保罗·霍尔斯:确实,而且还是凶手的天堂。他能进来、能作案、能离开,但没人能发现,你什么都不会看到。

保罗·霍尔斯:第三名被害人就在那一带住,我一会儿带你过去,戴维斯三起案件的案发地距离很近。

米歇尔:对,真是这样。

保罗·霍尔斯:值得注意的是,戴维斯第二、三起案件的被害人会一起拼车,他们的小孩在同一个幼儿园。这是我发现的被害人之间唯一的联系,但没人好好调查过这一点。

米歇尔:是的。

保罗·霍尔斯:没人返回来跟被害人聊聊当时的事。EAR可不可能看到过他们拼车?而这就是他选择他们的理由。还是说,这两起案件的被害人拼车只是巧合,只是因为EAR两次作案的地点距离太近了?

米歇尔:你说得对,这两家被害人知道对方也是被害人吗?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保罗·霍尔斯:我连这个都不知道。不知道。

保罗·霍尔斯:EAR就是从这里冒了出来……科比特沿这一侧追踪足迹。一开始,警方差点无视了这些痕迹,科比特告诉他最开始叫来的警官他追踪到了这些鞋印,警官却说这就是一条普通的慢跑步道,而且距离案发地太远了,犯人不会把车停在这里,然后跑去案发地点作案。鞋印沿着这条橄榄树林中的小径消失了,一路向下。

保罗·霍尔斯:这里是橄榄树林的另一侧。

米歇尔:好的,那他也许把车停在了这边的路肩上?

保罗·霍尔斯:不,因为鞋印还在继续。

米歇尔:我的天,他就不怕被看到吗?

保罗·霍尔斯:在深夜?那可是漆黑一片!

米歇尔:好吧,而且他很可能穿了深色衣服。

保罗·霍尔斯:我想知道的是,他一直在这附近做什么?他围着房子绕圈,那可比这里更容易被人看见。

米歇尔:对,你说得对。

霍尔斯向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深处驶去,路右侧分布着各种科研楼,左侧则是农田。

保罗·霍尔斯:科比特一路追踪足迹到了这里。这里不让穿行,学校在这里研究蜜蜂生物学。

米歇尔:哦,好吧。

保罗·霍尔斯:我一开始读卷宗的时候都没搞懂,还以为写的是秘密生物学,以为在那边那条路上,还想说这条线索没什么用。但好好看看鞋印失踪的地点,这些鞋印突然左转了,接着走下去是什么?看这里,是机场!

米歇尔:哦!

保罗·霍尔斯:我立马给机场打了电话,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记录。

两个人笑了起来。

保罗·霍尔斯:我原先天真地以为,每次有人要开飞机,那人都得提交飞行计划,写清楚要飞到哪个机场,这样目的地的机场就知道有人要去,会留下所有记录。但机场的人告诉我不是这样,谁都能随便来随便走,他们不知道谁来过机场。要是有人在工作人员下班以后才来,这些人就自己把飞机固定在机场,然后办自己的事去,办完事再回来。这种情况下,机场的工作人员绝不会知道有人来过。

米歇尔:这么做对吗?!太奇怪了。

保罗·霍尔斯:于是我们有了这个案子,莫德斯托案发生的22小时后,在戴维斯又发生一起案子。在莫德斯托一案中,出租车司机在机场接到一个奇怪的男人,男人在新工地附近下了车,看样子像是往被害人家走去了。

米歇尔:但为什么说那个男人奇怪?

保罗·霍尔斯:出租车司机说男人只带了一个包,而且他只说了两句话,“去西尔万梅多(SylvanandMeadow)”“我在这下车”。男人下车后,就走向了司机所谓的除了工地以外一无所有的地方,而下一起案子又让我们把他与机场联系到了一起。

米歇尔: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会有那种飞机,比方说,一架小飞机?

保罗·霍尔斯:说实话,有小飞机的人太多了。要知道这些开发商一般都有多坐席商务机。如果你说的是有小飞机但又不是百万富翁的人,或者手上有很多资源的人……

米歇尔:对,就是这种人。

保罗·霍尔斯:要是你跟开发商聊聊,问他们如果有跨州项目,他们会不会开飞机过去。他们会回答,他们会开飞机过去,虽然开飞机很贵,但这是尊严的问题。他们希望因为自己有飞机、自己开飞机,就被当作成功人士。而且他们偶尔也要去看看自己的王国里那些在建的项目。

米歇尔:也对……还有哪起案子里有什么微小的线索跟飞机有关吗?比如说,他有没有能导航的东西?

保罗·霍尔斯:没有,我想不到了。

霍尔斯试图找到戴维斯第三起案件被害人的住处。这也是第37起案件,发生在1978年7月6日凌晨2:40。被害人是一名33岁的女性,案发前不久刚离婚,案发时独自躺在**,她儿子睡在另一个房间。EAR用他们的性命当砝码,威胁她不听话的话就杀了他们。对被害人行强奸和肛交后,EAR哭了起来。这起案件后出现了三个月的空窗期,之后他又在东湾地区卷土重来。

保罗·霍尔斯:那是拐角处的最后一栋房子。我觉得那时候还没有这些房子,这后面也没房子。那时候学校在施工,案件就发生在这里。当时这片地区有许多工程。这个被害人还和戴维斯上一起案件的被害人一起拼车。

米歇尔:这里许多地方比我想的离得更近。有些跟我想的差不多,但有些……这很耐人寻味。

保罗·霍尔斯:对,而且他对附近的区域也很熟悉。丹维尔的案发地特别密集,还有康科德、沃尔纳特克里克也是这样。

米歇尔:还有兰乔科尔多瓦……难道不是一家挨着一家?

保罗·霍尔斯:对,准确地说不是紧挨着,但拐过街区就是,就是中间的房子。

米歇尔:对,要是有人不穿裤子就往外走,要么他就住在那儿,要么他的车停在那儿,或者他是个疯子。也可能三者皆是。

保罗·霍尔斯:我跟这类人相处过很长时间,其中之一是一个叫菲利普·休斯(PhillipHughes)的连环杀人犯,我和精神科医生一起讯问他时,他承认,自己高中时会在深夜光着身子离家,而他父母全不知情,他还闯进附近的房子偷女人的衣服。

米歇尔:这是在他对人施暴之前?

保罗·霍尔斯:对,至少我知道的是这样。他杀过一些动物。你知道的……成为连环杀人犯的三要素。(该理论认为,虐待动物、纵火、童年后期尿床预示此人成年后有性暴力倾向。)

米歇尔:我明白。

保罗·霍尔斯:但那是他高中时候的事。我觉得他不穿衣服出门,应该感觉有点……刺激。

米歇尔:对。

保罗·霍尔斯:到他实际犯案的时候也是一样,比如说他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就会想,他的裤子怎么办,他根本就不打算穿裤子。

米歇尔:对,是这样,而EAR在许多谋杀案里都用现场的东西杀人,我觉得这很耐人寻味。

保罗·霍尔斯:对,他有枪,但重击被害人时,他用的是现场有的东西。

米歇尔:用重器击打被害人的凶手和其他凶手有什么不同吗?

保罗·霍尔斯:用重器击打和刺伤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犯人都亲自上手了。这需要犯人有很强的暴力情绪,非常恨被害人。此外还有勒杀,犯人用自己的拳头打或者掐被害人的时候也是一样。

米歇尔:所有犯人直接上手的行为原理都一样?

保罗·霍尔斯:对,全都一样。比起用枪杀人——用枪就不用亲自上手,还容易,谁都能用枪杀人,还能在一定距离外杀人。但要是凶手和被害人有身体对抗,那就是亲身体验了。要知道,许多勒杀被害人的犯人都会看着被害人的眼睛……

米歇尔:对。

保罗·霍尔斯:而且犯人会感觉自己像上帝一样,因为本质上,他们在掌控被害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