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心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朝气蓬勃的或抑郁不欢的。心境总是对某一特定事物而发生,发生后又总是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并影响着人的全部生活,它使人的语言、行动和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带上了一定的情感色彩。”
“孙圣鸥同学的心境目前是明朗的、愉快的,这种心境是由于被信任感而产生的,使这个孩子近来的学习、生活都带上了一种朝气勃勃的明亮的色彩。”
这是孙老师在晚上重读《心理学》后,写的一小段笔记。
善于洞察少年儿童心理的孙老师敏感地注意到了孙圣鸥细微的心理变化和行动转变。表彰、褒奖……孙老师采用的这些方法就象一股强有力的风,鼓动了少年心胸的帆。孙圣鸥这艘小船,从搁浅的沙滩上回到了航道里,那是一种多么顺畅的境遇啊!
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
他所在的饭桌,卫生、秩序、团结都是第一,他被称为“模范桌长”;
他的算术测验成绩是全班第一;
他参加了全年级的语文课文朗诵比赛,得了第二名;
他的大字书法练习参加了全校展览,那稚气未脱但却酷似“柳体”形神的书法博得了老师、家长的赞叹;
那些日子里,孙圣鸥常处于“亢奋”的状态中,胸中的热情象地壳深处的火,红红的脸颊象燃烧的岩桨,闪亮的眼睛象晶莹的山中清泉。频频报捷的佳音,鼓舞着他奋起,争取新的荣誉。
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到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就看不到他的踪影了,而平时,他是最喜欢大喊大叫在操场上把皮球踢得象个横飞的炮弹一样的呀!
他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到孙老师那间并不宽敞的宿舍里的话,就会看到桌子上、**、地板上到处都扔着木片、锯条、胶水、图纸……孙圣鸥在孙老师的指导下,一刻不停地锯呀、画呀、粘呀,累得满头大汗。
他究竟在搞什么?谁也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报纸上忽然登出了一张孙圣鸥手拿航模飞机、笑嘻嘻地望着大家的照片,电台广播里,播音员阿姨用悦耳的嗓音宣布说:“少年航模比赛低级组第一名获得者:孙圣鸥……”
直到那个时候,大家才知道他在干什么。就象那次“木头触电”的事件一样,这件事又一次使他成为全校师生瞩目的中』白。
孙老师从“木头触电”的可笑而又可气的事件中,看到了这个孩子对自然科学思考和摸索的兴趣。如果说,孙圣鸥的航模试验是成功的话,那么毋庸置疑,孙老师的“心理学”试验也是成功的!
孙老师欣喜地发现,孙圣鸥的进步,在预料之中地、很自然地带动了他周围的男孩子们。关小雨很少和别人打架了,舒维的课堂“小动作”也几乎停止了…
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象他们的身材一样,缓慢地,但却实实在在地有了提高。
但是,孙老师头疼和棘手的还有一件事,就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团结。十一、二岁的半大“小子”和“姑娘”,见了面互不理睬。女孩子撇小嘴鼓腮帮,男孩子瞪大眼竖眉毛,如果谁要是和对方稍微亲热地说几句话,马上就会遭到大家的非议。
这个问题固然使老师们头痛,但也常常被用来解决各种“秩序”问题。比如说吧,关小雨是个调皮鬼,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那就在他的前后左右都安排女同学来坐,借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包围圈”,使其“孤立无援”。但是,这种“包围圈”,常常成为触发战争的“导火线”。
有一天,孙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把课文抄写一遍。孟小霞摊开作业本,一笔一画,方方正正地抄写着。她正写得专心,忽然,拿笔的右胳膊被人碰了一下,刚写成的一个字变成了难看的墨疙瘩。她侧过脸一瞧,同桌关小雨正乍膀昂首,象个打坐的小和尚一挤样对着书本发愣呢。他那胖胳膊早已越过了桌上划定的“三八线”。孟小霞撤撤嘴,使劲儿捣了他胳膊一下,关小雨回敬了愤怒的一瞥。但自知理屈,马上将胳膊收了回来。
你来我往,俩人本该相安无事了。孟小霞撕掉写坏了一个字的作业本上的那张纸,重新工工整整地写起来。写着写着,右胳膊忽然又被撞了一下,而且这一回非同小可,作业本竟“味”地一声被笔尖划了个窟窿。
孟小霞再次侧过脸看,发现关小雨正趴在桌子上写字,两只胳膊竟占据了整张桌面的三分之二。孟小霞顿时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地操起铁文具盒,奋起打击“侵略者”。关小雨本不是好惹的角色,这一下立刻现了本相,用捣蒜糙似的拳头打得孟小霞尖声哭叫起来。
这一类的“战争”,在四(三)班的男女同学之间经常发生,这种问题的存在对于整个班级的团结和进步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孙老师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一天,他先把林暄等几个女同学叫到办公室谈了好一会话。然后,又把孙圣鸥叫去谈了。
课外活动的时候,四(三)班的男寝室里出现了许多女同学,每个女同学手中都端着一个花脸盆。中队长林暄向小姑娘们宜布说:“后天,又要全校卫生大检查了。咱们班的男同学被单和枕巾都胜得很,一定会影响咱们班的分数的。四(三)班是个整体,为了集体荣誉,让我们来帮助男同学打扫一下卫生吧。咱们女同学比比看,谁把被单洗得最干净!”
中队长一宜布,女孩们马上行动起来,揭被单的揭被单,拿枕巾的拿枕巾,不一会儿就把脏东西都给搜罗起来了。这帮男孩子们整天“摸、爬、滚、打”,虽然“生浩老师”经常清理打扫,他们的寝室还是象个小狗窝。
住校的孩子们的衣物上缀的都有自己的姓名。有意思的是,小姑娘们并不是随便乱拿的,她们都悄悄地翻找着自己想找的那个名字。几个小姑娘不约而同地都在找那个写着“孙圣鸥”三个字的被单。有个小姑娘手快,先拿到了。林暄发现那**还有一条旧得脱了毛的薄毛毯,她用小手轻轻拍了拍,**起了一团尘土,于是她高兴地把那毛毯揭了下来。
孟小霞迟了一步,她在一旁瞧了又瞧,看到这张**实在没有东西可洗了,只好顺便拿起旁边一张**的被单,她看了看名字,“关小雨”。于是,她撇了撇嘴,不太情愿地把被单、枕巾塞到了自己的脸盆里。
水哗哗啦啦地流着,小姑娘们在水井边上一排排水泥砌成的搓衣板上搓呀、揉呀、捌呀。手,搓疼了,泡,胀了,脸上的汗和身上的水混在一起。但她们的情绪一很高,叽叽喳喳的,象水边上落下了一群小鸟。一会儿,在枕巾上发犷了一块油渍,小姑娘们猜测,准是关小雨晚上偷吃油条弄上的痕迹;一会儿,被单上发现了“世界地图”,小姑娘们又推断那是舒维晚上梦见了“龙王爷发大水”……只有林暄很少说话,她只管弯着腰使劲搓那条旧毛毯。毛毯沾了水,变得又厚又硬,累得她手都酸了……
等到小姑娘们精疲力尽地回到女生寝室,她们发现寝室的窗户上爬满了淘气的男同学。孟小霞正要大喊一声“干什么”让他们滚下来,可是她忽然看到那些男同学手上都拿着抹布。爬得最高的是关小雨,他正使劲儿擦着窗户上最脏的那排玻璃。那排玻璃太高了,胆小的女同学没有一个敢去擦它,孟小霞曾经鼓足勇气上去过一回,可是她两只手紧紧抓着窗框,抹布却掉到了地上。
男孩子们看到女孩子们发现了他们的“秘密”,都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爬在最高处的关小雨还冲望着自己的孟小霞出了个怪相。孟小霞看着关小雨那汗水和灰尘抹成的花脸,忍不住也对他笑了……
第二夭,小姑娘们把洗净、晒好迭整齐的衣物送到了男寝室。关小雨接过孟小霞手中自己的被单、枕巾的时候,象其他男孩一样,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孙圣鸥呢,当他往**铺自己的小毯子的时候,竟发现这条旧毯子被热心的林暄洗成了有许多小洞的“鱼网”。唉,这些勤快的小姑娘们……
但是,却有一个孩子对这一切冷眼旁观、无动于衷,那就是熊年年。他不但没有参加“擦玻璃”的男生集体活动,反而说了很多风凉话。而且,巧合的是,女同学们也根本没有替他洗被单。
他,只有他,孤孤零零地自己把自己排除在集体之外,大伙也把他排除在集体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