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2月,中共北京市委主要負責人向公安局做出了這樣一個指示:北京市的社會治安和政治情況,一定要搞得和玻璃板、水晶石、鏡子一樣了如指掌。
這個指示有著當時明顯的社會特點,也顯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種魄力。
近三十年之後,北京的警察們麵對日趨複雜、活躍的社會形勢,曾戀戀不舍地懷念過“玻璃板”、“水晶石、”“鏡子”的曆史,也有人試圖以這個曆史經驗來套用當前的實際。但是,曆史總是在運動、在前進、在發展的,因此我們今天提起昨天時總會有一種失落的感慨。
1958年的2月,如長城上的一塊磚,將永遠嵌在它特定的那個位置上。當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北京市公安局開展的全市破案戰役,也在北京公安史誌中留下了一筆。
據當時的統計和後來的記載,這次破案戰役共破獲刑事案件5819起,反動標語案件37起,繳獲長短槍26支,子彈1591發及部分贓物。
在這個數字中,有一個案件是發生在洗衣店裏的。它的偵破依賴於一個在店裏做內線的女子。
她叫王淑蘭。
她大字不識,可她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還有一種爽快、利索的性格。
從來沒走出家門幹過什麽,這回的事兒,算是她一生中的一個大轉折。
後來她也沒做過什麽,可從這件事兒起她的感覺變了。
她更爽快、更利索了,爽快、利索之後又多了熱情。她以這種熱情投入了社會。
這都是後話,我們暫且不提。
我們還是回到那年的破案戰役,回到洗衣店。天已經很晚了,王淑蘭仍在洗衣服,洗得滿頭大汗。
同伴女工擦著手走來:“王姐,歇了吧,這麽幹誰受得了。”
王淑蘭說:“就這點兒了,我加會兒班兒。你先走吧。”
女工忿忿地嘮叨:“我算看明白r,趕明兒我就上國營工廠上班去,要不然我非把命饒在這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