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日本

15 蓝色大眼睛

字体:16+-

从文化的共性来讲, 日本似乎是世界各国中最团结也最闭关自守的民族。

自从工场长做出那个形式上的让步,川野的同事就在一切实质问题中跟我过不去。他们在每天的准备会上拐弯抹角地发起进攻,所有的指责和挑剔都采用迁回战术,却俨然一幅开批斗会的场而!

我当然不甘示弱,但在这一类的喋喋不休而前总是无言以对:

“梅桑,你自己倒是快回国了,以下的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却要留给我们处理,如果哪一点没考虑周全,今后生产’仁出厂事故,谁来承担责任?”

又是责任!责任的明确本该;LA为了保护人,但在本却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既然没法儿和所属的集团同甘苦共存

当然应该为此承担无限的责任

我慌忙拿眼四下里一瞅,却找不到所需要的那股力址,原来侮全此时那个人就不见踪影!

我知道他不是怕负责任。完全是基弓“心理上的变化使之无法气壮。

我内心立刻生出一种空虚感,口吻也不由自主地软下来:

“请间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考虑妥当?’’

“水箱传送带之的距离不够。若三层水箱不能同时运行,就难以达到预计的生产量。”一个老技术员咄咄逼人地指责:“这完全是设计失误”

“你确是看过现场了,可观察得并不仔细。传送带刚连接好,螺钉、螺帽都还没安上呢里一旦调整到正常位置,必然会留出足够的空隙。”

“可传送带的支架强度不够。”一个小技术员又见缝插针地提出:”这么窄的运行轨,如果同时承受上百件水箱定会发生歪斜或弯曲的现象!”

“早预料到这种情况了。每节支架当中都要加上撑条,已经把料都下好了,俱必须等传送带进入水平位置才能安放二”

要论技术问题,他们即便强词夺理也不是我的对手,叮下面还要做什么文章?我不禁忧心忡仲

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替日本卖力气?并且同工不同酬的,别说人家不相信,就连我自己也曾有过抓哲的困惑。

似意识深处却始终很明确:除了锻炼自己,想学点了〔术事,余下的努力全是为了“野的一个人。

所以每当那人不在身旁,我就怅然若失

这段时间我和柏原几乎顾不上幽会。我日夜守在现场监仔施工,深怕再发生任何意外,而柏原除了生产管理,也是一步不敢离开工场。

有时悄悄递张便条,都是些互相勉励和鼓舞的话:

“今天可能又要加班到深夜了!你也很累了,我也很累了,休息时一块儿去吃夜宵吧l’’

“今天我保证只工作到2点。你也再干一会儿吧能接受这个残酷的要求吗?”

确是残酷理在那种高温下男人大多赤膊上阵了,而我罩着工作服真如在蒸笼里一般。

横山公司的人每隔一刻钟就得下去休息一次,我和沃思特的人却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在其他国家安装设备都派头十足地享受优待,君子动嘴不动手,在这里却跟工人一样下苦力。

英国绅士们把毛巾撕成一条条地扎到头上,汗水却顺势在浑身流淌,湿透了背心和长裤,然后滴滴嗒嗒地掉在发烫的板架上,随即挥发得无影无踪

没法子不这样干就完不成进度!

戴维和他的朋友们知道引进设备全是我一力主张,如今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又夹着这个女人,便甘愿为此赴汤蹈火。

说来也可怜,崇尚精神自由和物质享受的西方人,来了口本一个多月,什么观景购物的几乎没沾过边,所以偶然因故停工几小时,戴维和他的朋友们也决不会放过。认真工作之余再来寻欢作乐,这也十分正常。

但三个英国男人都争着邀我作伴,却让我为难了

吉姆和琼斯都认为,我虽然是戴维的女友,却并不等干他们就不能染指,甚至连这种关系也是可能发生转换的,大家可以公平竞争。有几次刚脱去工作眼,三个人已经各不相让地候在一旁了,最后的决定权当然在我这里。

而我每每看见戴维那充满希望的蓝色大眼睛,就毫不迟疑地把手伸向他如是者三,吉姆和琼斯才自动退却了。

“你们欧洲人真是有趣”

坐进戴维租来的汽车,我往往忍俊不禁。

“连追求女人也那么别树一帜。”

“我们都有爱一个人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

戴维井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回答也令我感触万千。纵观东、西方的文化,究竟是哪种世界观、人生观最符合人之常情呢?

日本的商品大概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连手头活络的欧洲人也踌躇不前戴维每每在那些琳琅满目的首饰陈列柜前驻步不已,在那些色彩缤纷的时装橱窗外留连忘返, 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是想给夫人买点礼品吧?”我间。

“我好像还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他遗憾地耸耸肩“女人对那些珠宝衣饰,仿佛有着天生的追求和向往,男人往往抛尽所有,也难填平这欲壑。”

“人皆有所求,你应该容忍自己热恋过的人,尽量理解她!”

“我一直在这么做旦”他郁郁不乐地承认,“但似乎已经到了极限”

他又欣赏地看看我,“梅,你是个例外。像你这样朴实的,不尚奢华的女人,似乎能抵抗住任何物质的引诱。是不是你那贫穷的故土给了你这份精神力量?”

我不由得莞尔一笑,“至少,我不以为男人和女人的感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

我陪他去瞻仰日本天皇的皇室故居,这个地方一般只对日本的上层人物和外国游人开放。在庄严肃穆而又秀丽清雅的庭园里,我热忱地向他介绍东方皇族的种种奇闻逸事。

同样年代悠久,文化却一脉柑承的中、 日两邦,就连上层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死婚嫁,也是身不由己,这反而又给沉重的历史涂上了一道扑逆迷离、色彩斑斓的“釉”。

而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优愁, 才目形之下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

戴维希罕地听完,感受却非同一般。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万人瞩的皇亲贵族都不可能行动白由。”他想了想,又骄傲地昂起头”但我们大英帝国的爱德华八世,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一敢于为了爱情而放弃垒位,古今外仅此一人。”

这话并不新鲜,我却暗暗动心,

欧洲人迫求自由的勇气和决心,的确曾令世人所折服。这个在位时问不长,功勋业绩平平的坐帝,凭此一举,就’ 一兰流芳百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