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滩镇

二十八

字体:16+-

省城的特派员要来渭北视察民情,司马亮匆匆赶回了县城。临行时他见野滩镇局面已趋稳定,要严、章二人撤兵回去。章一德没说什么,严智仁却推说身体不舒服,要找西街的陈二先生诊脉瞧瞧,明儿格再回县城。司马亮见他这样说,不好勉强,便和章一德回了县城。

回到县城,省府的特派员在邻县滞留,过两天才能到渭北。司马亮松了口气,把要做的事布置下去。歇息一晚,第二天上午他带着同永顺去街上溜跶。他还是不放心,担心有疏忽之处,要亲自去查看查看,若有疏忽之处可事先堵住漏洞,免得到时出洋相事小,若是被特派员怪罪下来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在街上信步走着,大老远瞧见前边挤着一堆人,便快步走了过去。到了近前,只见人堆中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哭着夺一个中年汉子手中的鸡。那中年汉子生得虎背熊腰,少年哪里是他的对手,被他一掌推到在地。中年汉子骂道:“你这个小贼种,竟敢跑到我店里来偷鸡!”

同永顺在司马亮耳边低语道:“他是大康菜店的掌柜,名叫吴大康,是严智仁的表弟。”

这时就听那少年哭喊道:“我没有偷,这鸡是我的!”爬起身扑过去又抢吴大康手中的鸡,却又被吴大康推到在地。吴大康还不肯罢休,抬腿又踹了少年一脚。司马亮看不过眼,上前喝住吴大康,问少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少年哭泣着诉说了事情的经过。

少年名叫王拴牛,家住城北王家寨。家里没有油盐钱,母亲让他进城卖鸡换油盐。他走到大康菜店门口,一没留神老母鸡挣脱腿上拴的布条,跑进了菜店。他进店捉鸡,可菜店掌柜却说鸡是他店里的。因此争吵起来,菜店掌柜就动手打他。

司马亮转脸问吴大康,王拴牛说得可是实情。吴大康虽说生得虎背熊腰,可长着一对老鼠眼。他生**占便宜,过趟河屁股眼都要夹几滴水。县城的人骂他是佛面上想刮金,庙堂上常偷油,蚊子腿上寻细肉,跳蚤身上找骨头的主。吴大康已认出司马亮是新上任的县长,心里虽说有几分胆怯,但一口咬定是他的鸡,又说李三可以作证。司马亮又问李三。李三在菜店门前摆摊卖香烟瓜子,巴结吴大康,作证说:“鸡是吴掌柜的。”

闻听此言,王拴牛大哭起来。司马亮训斥道:“都是大小伙了,哭啥哩。没出息!”

王拴牛止住哭声。司马亮眉头一皱,问吴大康:“你每天给鸡喂啥东西?”

吴大康回答说:“菜叶和玉米。”

司马亮又问王拴牛:“你家给鸡喂的是啥?”

王拴牛回答:“平日里喂麸子,今日儿早上为抓它喂了一把麦子。”

司马亮的眉头舒展开了,厉声喝问吴大康:“鸡可是你的?”

吴大康钢嘴铁牙,一口咬定鸡是他的。司马亮道:“你取一把刀来。”

吴大康愣了一下,很是莫名其妙,但还是在店里取来一把刀。围观的人不知新任县长要刀干啥,都鹅似的伸长脖子瞪大眼睛观看着。司马亮道:“这只老母鸡活泼烦(不想活了)了,闹得你俩打起架来。你把它杀了,这件事就算摆平了。”

吴大康不愿动手,嘟哝道:“这不是胡判哩嘛。”围观的人都偷着嗤笑,议论纷纷。司马亮似没听见,大声喝令吴大康快动手。吴大康只好动手杀鸡。不大的功夫把鸡杀了,司马亮又让把鸡嗉子取出来。剥开鸡嗉子一看,尽是小麦和麸子,没有一粒玉米和菜叶。围观的人这时都醒悟过来,齐声喝彩。司马亮沉下了脸:“吴掌柜,这只鸡是你的么?”

吴大康目瞪口呆,无话可说,耷拉下了脑袋。司马亮转脸又厉声喝问李三:“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三头上直冒虚汗,一张圆脸变成了猴屁股,恨不得找个老鼠窝钻进去。司马亮训斥吴、李二人欺负村童,行为奸诈,并罚吴大康大洋五元,李三大洋三元,赔偿王拴牛的损失。围观者拍手称快。王拴牛哭脸变笑脸,拿着钱提着鸡欢天喜地而去。吴、李二人笑脸变哭脸,勾着头灰溜溜地溜了。

两天后,省里的特派员到了渭北,听到一片对司马亮的赞誉之词。特派员对司马亮大加赞赏,拍着他的肩膀说:“司马,干得不错嘛。党国现在就缺你这样的干才。”又说:“后生可畏,好好干,来日方长。”

司马亮嘴上说着谦虚的话,心中却暗暗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