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後台

第二級曆史

字體:16+-

品牌經濟

兩種皮帶在質地、款式、功能等方麵相差無幾,使用價值相差不大,但價格差別竟可高達數倍乃至數十倍,這實在讓人驚異。

問題在於品牌。一種皮帶是名牌,另種皮帶不是名牌,這就是價格畸差的主要根據。在當今大多數商家和顧客看來,這種現象合情合理天經地義。品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商標,或者一個簡單的公司商號。品牌是巨大的無形資產,常常比相關有形資產更為重要。如果說品牌在市場勝出之初,還需要產品在質地、款式、功能等等方麵的優越因素,賺的是老實錢,但這一切在品牌確立之後,就如同掙脫了大地引力的飛行,重荷驟然減輕,奇妙之境隨之展現。品牌自身已經有了獨立價值,有了自我再生和自我增殖的魔法。越是名牌越可以高價,越是高價就越像名牌。在品牌消費心理的慣性推動下,品牌可以很快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符號一種顧客的心理感覺。有些人買一塊“勞力士”已不僅僅是為了計時,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買人氣度、身份,還有文化潮流的參與感——這種文化潮流網結著高樓大廈、航天客機、郊區周末、民主政體、泳池美女、慈善捐款、信用金卡、故鄉老街、體育明星劉易斯或者喬丹等迷人意象,而這些意象由品牌幵發商們通過一係列開發活動來給予設計和提供,由已有的品牌消費者們身體力行地印證和重演,在立體的和持續的輿論浪潮之中不時與我們耳目相接。

作為商界共識,品牌正在成為人類經濟生活中新的太陽,新的王權和霸業。市場上的“假冒偽劣”隻不過是這種王衩和霸業的負麵證明。稍稍關心一下我們周圍的事實就可以明白,事情正在起變化。從包裝投入和廣告投入的不惜血本,到商家們對政治、文化、體育活動的全麵介入,品牌塑造熱浪正在使生產成本越來越多地(很多時候超過百分之五十)投向文化形象的產出,使顧客錢款也越來越多地(很多時候超過百分之五十)花費在文化感覺的購入。毫無疑問,它意味著商品的文化內涵急劇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