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後台

批評者的“本土”

字體:16+-

談本土文化這一類問題有些危險。因為如何界定“本土”,很難說得清楚。中國近代以來的城市都是西方文化的登陸點,大體上都充斥著仿英、仿俄'仿美、仿日的複製品,從建築到服裝,從電器到觀念,都仿出了不洋不土的熱鬧。即便在鄉村裏,恐怕也不容易找到高純度的本土文化樣品。我原來插隊落戶的那個村莊,夠偏僻的了。可是不久前我重訪舊地的時候,發現那裏巳有了卡拉0K,有了旱冰場,青年入大多穿上了牛仔褲~~這是哪一家的“本這當然不是文化現狀的全部,在眾多的舶來品之外,我們當然還可以找到傳統,找到彳艮多華夏文明的遺傳跡象。問題在於,這些遺傳跡象同樣值得我們警惕,稍加辨析,就很可能發觀其中不那麽“本土”的血緣。我熟悉的農民,他們指示當下時刻酌用詞,不是“現在”,不是“眼下”,而是可以土得掉渣的“一刹(那)”。略備佛學知識的人明白,這個方言詞其實來自梵文,是從印度舶來-的外國話。連他們追溯族源時最常用的開場套語廣自從盤開天地”雲雲,也是經不起清查的。盤古是先秦兩漢的諸多典籍無一字提到這個人,直到本世紀初,中日史家們才考證出,盤古屍體化生世界的神話模式是由印度傳入中土,於是我們尊奉已久的祖先之神,原來也有外國籍貫。

這可能讓我們有點沮喪,卻是國粹派們不得不麵對的曆史。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時候,中國已經與當時稱作“西域”的異邦進行了大規模的文化雜交。宋代以降,繁忙的“海上絲綢之路”又使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中東乃至非洲實現了大規模的文化互動。到今天,隨著交通和通訊手段的發達,中國文化又正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實現全方位的交會與融合,常常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在這個時候來談“本土”,豈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