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後台

Click時代的文學

字體:16+-

Click是彈指擊鍵的聲音,是信息高速公路上人潮奔湧的嘈雜腳步。遙想今後,購物在click,治病在click,遊戲在。ick,打仗在click,談情說愛也在click文學當然也難逃芯片和網絡的一統天下。這可能是傳播技術對下一個世紀文學演變最大的製約因素。

傳播技術一開始對文學的品質和功能沒有太大影響,正如初創時的電影並非獨立藝術門類,不過是儍傻地用鏡頭記錄舞台劇而巳。dick文學眼下也並非獨立的:文學形式,隻不過是代筆代紙代書刊的種手段,沒有特別的:不起,能否與傳統定義之下的文學鬧分家,至少眼下還說不太準。不過看了一些網上的文學,特別是非商業網站的^些啟由創作以後,:有幾點印象倒是暗存心頭。

一是這些作品常常無固定版本和個人作者,你續一段,我添一章,他又刪幾行,興之所至,信開河,七嘴八舌,眾人接力,基本上是搞群眾運動。

二是這些作品常常無盈利之謀,無償發行,免費取用,與版稅和稿酬以及出版利潤毫無關係,純屬參與者們的自娛自樂,大體上是現代出版體製之外的基層業餘活動。

三是這些作品常常帶有多媒體特征,配聲配畫甚至載歌載舞,文字手段與其他視聽手段裩雜運用,不再是專業文人的專業文字,文字重新與聲音和色彩結為一家。

可以看出,這種電子網絡上的自由創作,亦即群體性的、非盈利的、多媒體的文學,不就是重現原始口頭文學的諸多特征麽?網上這些現代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們不也差不多茹毛飲血地幹過麽?數得上的區別恐怕隻在於:原始人那裏文學、音樂、繪畫、戲劇等等現場性的“多位一體”,在漫長曆史之後變成了熒光屏上遠程傳輸的“多媒體”。添人一個“媒”字,費了我們數千年工夫。

以上是我在去年海南一個座談會上的發言,據說後來還被人載述發揮並引起過報刊上的討論。當然,我這樣說並無信而好古之意,隻是覺得所謂這世界常常“舊”中有“新”,如再舊的原教旨主義,也必出自今人們新的選擇新的闡釋新的建構;這世界也常常“新”中有“舊”,如再新的現代主義或者後現代主義,也無法剔淨刮光自己體內舊的傳統和舊的資源——包括舊而又舊的文字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