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後台

寫作三題

字體:16+-

個性

我近年來的印象中,很多小說不解饑渴,有時候十幾頁黑壓壓的字翻過去,腦子裏可能還是空的。包括讀自己的有些小說,也成了一件需要強打精神不屈不撓的苦差,比讀理論和新聞還要累人,豈不奇怪?

小說出現了兩個較為普遍的現象。第一:沒有信息,或者說信息重複。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雞零狗碎,家長裏短,再加點男盜女娼,一百零一個貪官還是貪官,二百零一次調情還是調情,無非就是這些玩意兒。人們通過日常閑談和新聞小報,對這一碗碗剩飯早已吃膩,小說擠眉弄眼繪聲繪色再來炒一遍,就不能讓我知道點別的什麽?這就是“敘事的空轉”。第二:信息低劣,信息毒化,可以說是“敘事的失禁”。很多小說成了精神上的隨地大小便,成了惡俗思想情緒的垃圾場,甚至成了一種看誰肚子裏壞水多的晉級比賽,自戀、冷漠、偏執、貪婪、**邪……越來越多地排泄在紙麵上。

某些號稱改革主流題材的作品,有時也沒幹淨多少,改革家們在豪華賓館發布格言,與各色美女關係曖昧然後走進暴風雨沉思祖國的明天,其實暗含著對腐敗既憤怒又渴望的心態,形成了樂此不疲_的文字窺探。

據說這是一個個人化寫作的黃金時代,奇怪的是,人們緊急解散以後並沒有各行其是,倒是更加潮流化地步調一致,包括作品中、很多新派少年,變得一律地橫(叫作酷?),一律地瘋(叫作炫?),成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正如蔡翔先生總結的:“個人性成了一種新的普遍性”——倒不如在個性據說受到深重壓抑的時代,魯迅、老舍、沈從文、趙樹理等,寫出的人物一個是一個,神采殊分,命運各異,合情合理,入筋入骨,至今還在人們記憶中呼之欲出。這樣看來,個性並不是孤芳自賞的產物,倒是不把自己當回事的一些忘我者可能更富有個性。一個嬰兒的吃奶和排泄,算什麽個性?一個人總是把自己孤立在私宅或者荒漠,能有什麽樣的個性?個性是人進人社會化和曆史化的產物,一如爭奇鬥豔的自然物種,其差異剛好是它們組成共生係統的結果,是它們互相影響、互相支撐以及互相衝突的結果。不能植根公共文化積累的個性一定是空虛的,不能承擔公共事務重荷的個性一定是輕浮的。在一個消費主義時代,人生軌跡如果統統指向利益,很不幸,當然就隻能相互重疊,都成了兩點之間最短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