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的人?”孙大杆对刘德海的身份有些怀疑,行围中某个猎人突然来加入打猎队伍平平常常,冷丁冒出一个抗联的人,并求救猎帮的帮助,多少有些突兀,至少缺少铺垫,“白狼山中应该有抗联,刘德海,嗯,没见过这个人。”
“做派像,他确实带着一把短枪。”赵永和从来人携带的武器,区分与猎人不同,猎手持沙枪打野兽,刘德海带短枪用来打人的,仅通过带的武器确定是抗联还不成,宪兵的瞩托、密探都可能佩短枪,他说,“据说他们的小队在日军冬季清剿前北撤到苏联那边去,留下他照顾一名受伤的副小队长,藏在紫貂崖秘洞内,被猎人告发遭警察追捕。”
“谁告发他们?”
“谁,还能有谁呀!”赵永和故意不说那人名字,等于是说了,他相信贴炮立马就明白,果然如此,孙大杆说:“周庆喜?”
“嗯,三江猎帮没第二个跟日本人舔舔(溜须、殷勤)的。”赵永和极瞧不起地说。
“咋让他看见啦。”
“刘德海说他藏身的山洞很隐蔽,在紫貂崖悬崖间,很难发现。周庆喜带人打猎,赶仗的偶然发现。”
“唉,真倒霉。”孙大杆说,换一个猎帮遇上受伤的抗联,非但不会告发,暗中帮助说不定。何况猎户大都是穷苦人,他们多数不会帮助日伪宪特。更不能有人为赏钱去告发,不然孙大杆不能说倒霉,“怎么就给他碰上了,这么说,王警尉带人去抓他们。”
“应该是。刘德海逃出来,那个副小队长被警察打死在山洞内。”赵永和说,“天亮后,警察说不一定撵到我们这儿来。”
“赵炮你想……”
“哎呀,还想什么呀就是救,找你商量怎么救。”赵永和说。
炮头决定帮助刘德海,贴炮孙大杆立马出主意道:“藏。”
“我也是这么想。”
猎帮所处的山叫黑瞎子洞,以黑瞎子命名的地名不少,如黑瞎子沟、黑瞎子岭,既然叫黑瞎子洞,山上一定有很多山洞。的确是这样,山间大大小小几十个,被称为九九八十一洞,究竟是多少,至今没有准确数字。
山洞有大野兽,经常有黑瞎子来此蹲仓。
“近处就有一个洞很适合藏身,你看行不行?”孙大杆征求赵炮头的意见。
“你看行就行,”赵永和讲所选山洞必具备的条件,“能睡觉,不冷,方便我们照顾,他腿有伤。”
“方方面面都合适。”
“那就定。”赵永和把安置刘德海的任务交给贴炮,嘱咐说,“山上有雪,处理好脚印,别让警察看出来。”
“放心吧,赵炮。”
“天亮前你就办这事,越早越好。”赵永和说。
“嗯,我明白。”
“安置好刘德海,你今天带大家拿蹲,我去观山景。”赵永和说。
每一次狩猎,炮头要布围,首先要观山景。黑瞎子洞并不是洞洞都有瞎子,在哪座山那道沟的岩洞中,需要炮头来确定,然后才去合围。发现黑瞎子在哪儿一带,接下去要码踪。
“派一个人吧,跟你做伴吧。”孙大杆说。
炮头可以是一个人出去码踪,也可以带个助手,需要与否由炮头自己来决定。
“我自己去吧。”赵永和说,“你安置好刘德海。”
“哎。”孙大杆答应。
舔地风在漆黑的凌晨刮起,放在夏天这种贴地皮刮的风,是落雨前的征兆,在冬天里则与落雪无关。黎明前,月牙蔫巴唧和星光暗淡,没有乌云遮蔽它们,甘拜黑暗下风。积雪泛着的光,还是照明了进山的道路。
“我扶你走吧。”孙大杆说。
“不用,我能走。”刘德海坚持自己走路,身子摇晃有些不稳。
黑瞎子洞的山势险峻难攀登,有平坦的地方。天然山洞分布广泛,高陡的地方有,平坦的地方也有。孙大杆为刘德海选定藏身的山洞,处在一面陡崖下面,需要攀登上一块巨石,洞口像鲶鱼嘴,朝上撅,在下面往上看,很难发现洞口。还有一个特点,洞口外小内宽敞,藏三五个人没问题,且朝向南,阳光直接照射到里面,使之洞内温暖。
“你在下面等,我先上去,再帮你上去。”孙大杆带着一根绳子爬上巨石,身体灵捷像只猴子,上去后他用脚踢净巨石顶端积雪,放下绳子,说,“系在腰上,我拉你。”
刘德海系好绳子,说:“好啦。”
“一、二!”孙大杆喊号,拉绳子,汲水似的把将刘德海吊到巨石上来,待他站稳后,说,“上面就是了。”
“还是我先上去。”孙大杆提醒道,“石头上风大,你站稳。”
“嗯哪!”
一阵攀登,他们爬入一个山洞。
山洞内地铺着厚厚乌拉草,岩壁挂着一盏马灯、还有一块狗皮等一些生活用品。
“这里住过人?”刘德海惊异道。
“一个老冻狗剩儿[14],不过,他春(天)上死了。”
刘德海走到洞口前,这时天已放亮,朝远处望去,见到猎人营地,他说:“我看见炮头地仓子前火堆。”
“照直走过去,没多远的路。你在这里望到营地,营地的人却看不到你。”孙大杆嘱咐一些事情,最后说,“我回营地,端锅的给你送饭,他来到巨石下面不上来,你放下绳子,把饭篮子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