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红杏

卷八:烟雨丁香 1

字体:16+-

上了煤海市开往北疆市的列车,我心里一片空白,不知自己这一步是对还是错。火车开动了,自己的心也像起动的车轮一样,加快了心跳的频率,这种感受很难形容,七上八下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孤身一人出来闯**,我想碰碰运气,可是离孤独就近了。面对漫漫未来之路,自己静下心来,开始计划着出来的目的,先到那儿,怎么着手做事。想来想去,还得从香港叔叔那份委托书、认购书做起,因为那是自己手里唯一的一张牌。

想了解玉米的情况,做玉米生意,必须到玉米产地。我决定先到长春去看看,凭自己的能力和聪明去试试,联系一下,如果能拿到叔叔要的三证和样品,就南下广州,找那位叔叔去,我想他不会不负责任的。

主意定了,到北疆市下车后,买了一张去长春的车票,下午就上了车,这一天是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

第二天一早车到了长春站,下车后出了站台,天刚刚亮,先寻找住宿的地方。

走过马路对面,看到有家国营的红旗旅社,我推门进去了,由于天太早了,服务员还没起床,敲开了服务员登记室的门,叫醒了服务员,开了一个双人房间,为不被人打扰我把房包下来了。

已经筋疲力尽了,又一天两夜没吃东西,全靠精神支撑到现在。

办完了住宿手续,走进房间,自己已经彻底崩溃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像一块融化的冰,瘫倒在**昏睡过去。

最长的一觉,从早上五点多一直睡到中午十一点半,才被门外住宿的旅客大声吵闹声惊醒。

“这是在哪?自己怎么跑到这来了?”我懵然。

好半天我才回过神来,想到自己已经离开了家,到了长春。清醒过来后,起床倒了一杯水喝,感觉有点力气了。也饿了,想去吃饭。

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自己带的东西,钱和日用品,放心地锁上了门,出去找饭店吃饭去了。

现在什么事都想开了,不像以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饭店要好好吃一顿,要两个可口的菜,以后的路就靠自己拼了,如果身体不好,病在外面,死在外面也不会有人管的,得自己心疼自己了,只有身体好,才是本钱,才有机会发财挣大钱。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自己破天荒地到饭店要了两道菜,一瓶啤酒,一碗米饭,也大模大样地坐在饭店喝起来了,让人看起来还真潇洒。

吃完了饭,精神好多了,心情也轻松了,回到旅社,进房后,自己从包里拿出叔叔开的委托书,认购书,又仔细看了一遍。开始思索用什么办法去找粮食部门?怎么联系?用什么名义和粮食部门联系?

我好像真的一下子成熟了,真的变成了一个商人了,开始认真地思考问题,不再去想那些痛苦,那些悲伤,儿女情长的事都抛在了脑后。惊讶自己一下子能把这些忘得干净。

睡了一上午,攒足了精神,又饱饱地吃了顿饭,头脑反应也灵敏了。突然想起了每个省、市都有大黄页——电话号码本,对,到服务台去借电话号码本,上边什么单位都有,还愁找不到粮油公司,粮食局。

想罢,洗洗脸,换换衣服,精神抖擞地到服务台去找服务员。

“您好!”服务员笑脸相迎,见我判若两人,关心地问:“大姐,你晕车呀,今天早晨你进来时很吓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

“是,我晕车,睡一觉就好了。”我笑笑,说,“请问有没有电话号码本,我想借看看。”

“有。”服务员热情地把电话号码本拿给了我。

回房我开始查找粮食厅、粮食局、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吉林省粮油公司、长春市粮油公司……把查到的电话号、地址都记在了本子上。

正值中午下班吃饭时间,我计划着先找哪家联系。对,还是先找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因为叔叔是外商,一定要经过进出口公司,才是合情合理的。

那时,我真是什么都不懂,只是在深圳听叔叔说了信用证和CIF结算还有FOB结算,可到了这时已经忘了,不知道什么是CIF和FOB了,只凭自己的大胆和敢说的性格,纯属于碰大运。但即使是碰运气,也要硬着头皮去碰,有一点希望自己就要去努力。

午后一点半钟,我到服务台先打通了一个电话。

“您好,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您找谁?”接电话的人非常客气。

“联系粮食业务。”我说,“购玉米,不是我买,是香港人来买,我代表香港人来联系的。”

“您贵姓?”接电话的人一听说香港要买玉米,马上来了精神,问。

“免贵姓金,叫金辉。”

“金小姐现住在哪里?”

“站前的红旗旅社。”

“我们可不可以见面细谈?”

“可以见面谈,”我说,“我带来了认购书、委托书。”

“我姓张……”对方自我介绍,他是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外贸处的处长,一会儿就到。

放下电话后,我的心扑通直跳,手心都出了汗。还真找对了路,第一步倒是很顺,看看下一步吧。

回房后,我心情一直很紧张,对着镜子修饰了一下,振作精神,开始动脑子思考谈话的方式,和如何介绍自己,还没等自己想好,就听到了敲门声。我紧张地打开了门,看着面前站着三位西装革履,很有风度的男人,其中一位略胖一点儿的人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接电话的张处长,请问小姐是金辉吧?”

“是,请进!”我把三位客人让进了房间。

大家坐定后,我先介绍自己:“我是煤海市人,在香港有位叔叔,上个月我去广州、深圳,叔叔从香港过来,委托我为他的公司在东北组织玉米货源。其实,我也没做过这件事,啥也不懂,第一次到长春,哪儿都不熟,也不知道该找谁,找哪家公司,是从电话号码本上查到的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我就想打个电话试试,没想到,你们还真热情。”

他们三位听到我坦诚的表白,对我马上产生了信任感,就关心地问我,怎么住到了站前,这里人复杂,又乱。

“住哪都不重要,目前我最关心的是你们有没有玉米,我要的是玉米和有关玉米生产的三证。”我说。接着从包里拿出了香港叔叔开出的认购书、委托书交给了张处长。

张处长看完后,又传给了另外的两位来人,他们三个都看完后,张处长才为我和另外两位来人做了介绍,说,“金辉小姐,这两位都是我们进出口处的,他叫王小刚,他叫张宇。”

我们分别握握手,打声招呼。

“张宇,给金辉小姐介绍一下情况。”张处长说。

张宇介绍了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情况,我大致有了了解。

“金辉小姐,你找对了,吉林省粮食部门就我们家有进出口权,有国家的指标,可以办理出口玉米许可证,再没有第二家。吉林省粮食市场刚刚开放,做粮食生意的公司很多,但成交的很少,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做外贸,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张处长说。

我听完后心里暗暗高兴,觉得自己运气还不错,刚烧香就找到真佛了,看来有希望,下一步开始谈正题了。

“张处长,你们货源量有多大,质量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吗?价格是多少钱一吨?”我问张处长。

张处长看我还真是内行,就更加不敢小觑我,他马上认真地说:“金辉小姐,你的要求我们都能满足你!一点问题也没有。吉林省的主产作物就是玉米,全世界出名,你要这点货一个月一千吨,数量对我们来说太少了。”

我心里更加有底了,想起叔叔要的三证。随即提出要求:“我这次来长春只是为叔叔先联系货源,要先拿到你们的供货证、玉米化验单和运输证明,还有样品。我去深圳和叔叔沟通,叔叔才可以开信用证来长春签订外贸合同。

他们三位都表示没问题,并说让我在这儿等他们,马上回公司和老总去汇报。

送走这三位粮油公司的人,自己感觉特别好,好像一下子精神了十倍,心情也好了,开始思考下一步怎么谈判,拿到三证什么时间去广州。

感谢老天啊,赐给自己商缘。看来我上次广州还是去对了。不但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商场上的提高,当时在我的社交圈子里别人还真的认为我不简单。那里能有机会和条件去广州、深圳的人太少了,人就是这样,见的世面多了,懂的道理也多了,知识也丰富多了,这是自己的亲身感受。

对比一下南北方,从开放的力度上,好像是两个国家,两块天地,人的竞争意识北方明显落后于南方。

大约下午三点多钟,张处长又兴冲冲地来了。到了我的房间,一回生、两回熟,他这次进房后,也没有客气,直截了当地说:“金辉,我把情况向老总汇报了,我们老总听后非常高兴,他下令让我负责接待你,安排你在长春期间的食宿,参观考察任务。”

我听后真是受宠若惊。

“金辉,我得为你重新安排住处。”张处长说。

看来叔叔这两份东西还真管用,自己做梦也没想到做生意,凭钱买卖,公平合理,还有这种待遇。

“不用了,我住这儿挺好的,乘车也方便,不去麻烦你们了,只想尽快拿到你们公司的文件,我好去广州向叔叔汇报,努力争取把这次生意做成功,做好。”不好意思打扰人家,我说。

“换地方。”张处长坚持说:一定要给他面子啊!收拾东西,马上搬家。到他们公司指定的接待宾馆去住,要不然老总会批评他的。

“张处长,我要是不去,老板不至于炒你鱿鱼吧。”我顺嘴说出了一句广州人的方言。

张处长没明白我讲的什么话,就问我:“炒鱿鱼是什么意思?”

当初东北人没听过这句话,一定不懂,忙解释说:“对不起,张处长,我随便说说,这是广州方言,炒鱿鱼就是老板开除员工的意思。”

“哦,我孤陋寡闻。”张处长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们公司这些年的外贸基地主要在大连,从没去过广州……你别用广州的方言吓人嘛。”

我们边聊我边收拾东西,办理退房手续,我对张处长说:“看来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只好为了维护你的面子,跟你去了。”

张处长帮我提着包,我们一起走出红旗旅社,上了张处长开来的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