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山暖坟比原计划晚回来两天,不然要碰上司佳慧。他说:“我马上回村子,白村长叫我去一趟。买什么东西吗?我给你捎来。”
村里有家小超市,是三江供销社的连锁店,生活用品、食品很丰富。
我懒得下山,缺东西都是房东回村里给我带。倒是想吃一样食品,我说:
“买瓶橄榄菜。”
“哎!别的不要啥?”
我不需要其他东西,真正需要的东西他带不上来。笔记本电脑需要充电,村里有电木驴台没电,除非跟他一起去。暂时也不急于用它,万凤山讲述的黄丫儿故事,我用笔记录,主要的东西记在心里。他答应继续给我讲故事,得从村子回来,白村长没急事不会通知他回村。我说:“早点儿回来,我听你讲呢!”
“下晌儿(下午)我就回来。”
万凤山早晨回来,屁股没沾炕,便匆忙离开去村里。他走后我在木屋里坐不住,走出院子,朝高处攀登去。脚下的山石属于木驴台的一个部分,换句话说,我如一只蚂蚁爬到一个人的脸上,在巨大的 脸庞上游走,实际比例比这还要小得多。木驴台是一座山,整座山像一张鬼脸。你没见过鬼吧?传说加想像的根本不存在的鬼形象是青面獠牙,舌头伸出几尺长……我称山是鬼脸不是丑陋、骇人,而是它十分险峻陡峭。木刻楞修建在上面觉不出如何,走到悬崖边儿上感觉则大不同。
我不是为体验山的险峻,而是万凤山讲述的原因。有一个理由我去望对面那座发生故事的山,奇怪的是鬼哭岭名字始终不被正式承认,给山起个名字再简单不过。官方可以做,民间可以做,哪个人随便朝没有名字的山叫出名来,大家跟着叫,既定俗成,山的名字就有了。白狼山中有无数山峰,不一定都有名字,有名字的前提那座山比较大和突出,产什么东西或发生什么事件,哪怕野兽经常出没,叫黒瞎子沟、卧虎岭什么的。按说那座山出人参,日军几个班的人死在那里,黄丫儿的坟墓也在那里,此山有个名字自然而然,但是它确实没有,尽管万家人称其为鬼哭岭,几乎没几个人跟着叫。
在我看来神秘就是应有名子而没有,一直没有。没有名字的山就是有名子,它在你心中叫什么你说了算。我叫它什么?想想还是没名字好,它是一个故事,有没有名字都无所谓。
木驴台的前额部分光滑而陡峭,爬到最上面去不可能,相信万凤山也上不去。上不到山顶却不影响瞭望对面的山。视野里的山再普通不过,树木也没什么特别。生长人参的地方没什么奇特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故事,它的精彩跟环境关系不大,至少我们的故事是这样。
司佳慧住这里的最后一天的最后时刻,她说:“我们到林子中走走,看看山。”
“路很湿滑。”我说。
刚降了一场不热情的小阵雨,有的地方连地皮都没湿后便停止。树叶篷着雨珠,在阳光中滴落下来,山路刚出浴似的滑腻。
“我喜欢湿润,你不喜欢?”
湿润用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词汇,思想、情感、爱……一切湿润好,有谁喜欢干涩?我喜欢湿润的故事!
雨后空气新鲜,她尽情地享受湿润。不躲闪从树叶跌落下的雨水,头发雾蒸腾一样湿漉漉。喜欢雨后的林间不只我们俩,队伍逐渐扩大,到悬崖边时,周围有两只喜鹊、一只蓝色羽毛小鸟和一只松鼠,她说:“我们不孤独。”
这句话我当诗句来理解,如果让我加上一句,因为我们在森林中。几天里我们始终在一片森林中,故事因由森林而富有诗意。我说:“爱情就是一片森林,人人都向这里走来!”
“很多人迷失了……”
我赞同她的说法,走入森林中不都是方向准确,不乏迷失者。其实很简单,方向很好发现,找到阳光面,就找准了方向。看树的年轮,纹理密的是经常享受阳光的结果,相反,则是阴面;还有石头光滑是南面,生苔藓的是阴面,光明和阴暗摆在面前,抉择是你自己的事情。迷失,大都是些迷眩缠陷——声色迷惑、罗网陷阱——的人。
“对面的山颜色有层次感。”她说。
她的发现归于女人的细腻还是什么,总之没说错。绿颜色有深有浅,是不同树种造成的视觉效果。两座山距离像是伸出手臂可以触摸到对面的树枝,其实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望山跑死马。
“远处望去的缘故吧!就如木驴台淹没在云雾中,我们却没感觉到云雾存在一样。”我说。
司佳慧伸出手臂在空间触摸,可能在寻找雾。远看近望视野里的东西大不一样,所谓旁观者清。世间许多的东西模糊好,看透未必是件好事。比如红尘,身置其中不看破它你活得负担小,说单纯是一种幸福我举双手赞同。别太较真某件事的意义,譬如我和面前这位美女律师……她问:“那山叫什么名字?”
“房东叫它鬼哭岭,但跟着叫的人比较少,大概该山没有正式命名。”我说,后来才想到这样说也不准确,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县志的文字记载称鬼哭岭,还有民间的有关鬼哭岭种种骇人的传说。
在司佳慧看来,山没名字十分正常,她说:“没有,可以起一个嘛。名字只是方便区别每一座山,像人的名字符号而已。”
“你说得对,名字没有什么意义。丝毫不影响它的存在,它的美丽。”
“但凡美丽的山都有自己的名字,便于人们记忆。”她说。
我们关于那座山的讨论见到彩虹结束,此刻鬼哭岭在我面前,望去心情和上次跟司佳慧不尽相同。那时万凤山还未给我讲他奶奶黄丫儿的故事,错落树木下面有她的坟茔。
大山究竟藏着多少悲欢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篡改一下此诗句:人人心中藏故事,何须吐露让世人知!有的故事属于私密,绝对个人拥有。涉及到一个“藏”字,我寻到一串相关的词汇:珍藏、收藏、暗藏、躲藏、掩藏、缄藏、遮藏、匿藏、埋藏……大体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无论其中哪一个藏,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有幸的是万凤山讲出家族中藏的故事,对我创作长篇女匪小说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