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岭

3

字体:16+-

山崖细看真像兔子牙。兔子是食草动物牙齿非常锋利,用此命名可见悬崖的陡峭,耿姓猎户两口子住在上面,低矮的木屋周围搭满兽皮。

“我们年龄没有你爹大。”男人说。

于是黄丫儿叫他们夫妇耿叔、耿婶。

“孩子多大?”耿婶问,浓重的口音委婉如同唱歌,当地称关里昌滦乐人为老奤。并说:“奸老西儿[4],猾老奤儿[5],又奸又猾苏老蛮儿[6]”。

极少人看不起昌滦乐人才称其老奤,便有贬低的意思。

“四十六天。”黄丫儿回答。

“噢,恁小啊。”耿婶说。

耿姓猎户夫妇不狡猾,心肠子热。与参帮把头黄皮子相识多年,当年打猎受狐狸迷惑,落入几丈深的山崖,身体元气大伤,恢复需要人参,黄皮子送给他们一颗极为珍贵六品叶……他说:“要是没你爹送老山参给我,恐怕今生今世拿不了枪,打不了红围。”

黄丫儿对打猎的知识了解甚少,但是听父亲讲过打围。打红围指以熊、虎、豹一类大动物为对象,兔子、野鸡一类称打小围。

讲述者目光朝窗外飘扬一下,搭在树枝上晾晒的各种兽皮中,有一张黑熊皮,是他的荣誉勋章。黄丫儿惊叹道:“叔你打住过熊。”

“不止一头呢!”他骄傲地说。

女人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没说说你丢腾的事儿。这句显然不是昌滦乐人的话,典型的三江方言,意思是丢人、寒碜。

“你老拿妖狐狸揭裉(抢白、揭隐私)我。”他为什么说妖狐呢?打一辈狐狸,到底给狐狸算计了。猎人觉得受到狐狸的羞辱。狐狸在民间同妖连在一起,说它成精变人,主要是美女,勾引男人的故事流传甚广。猎人眼里,狐狸有一张好皮毛,尤其是火狐狸(皮毛红色)更珍贵,用它做帽子,戴它都烧耳朵,保暖性能最佳。狐狸皮围巾、帽子往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他有一百个理由猎狐狸。

一只火狐狸被他发现、跟踪,距离适中不太理想,他耐心地跟着它,伺机开枪。打过多只狐狸,尚未见到这么好的,皮毛在阳光下闪耀,如同一团火。不能随便开枪,选择不破坏皮毛的头或腹部,这也是长途跟踪始终未开枪的原因。跟着跟着,他觉得自己树叶一样被风吹起,然后掉落下去,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沟壑里……

“狐狸迷(读音mìn)人。”他对黄丫儿说。

民间认为迷人(意志力受控制)的动物,除了狐狸还有黄鼠狼,很多人都相信迷人一说,故此视这两种动物为大仙,在村头搭小庙,或在仓房厦屋供奉狐仙、黄仙灵位。一些不孕不育妇女,供奉狐仙娘娘,祈求赐子。

黄丫儿不信这些东西。打猎很有趣,她萌生学打猎,说:“叔,教我打围吧!”

“这不行,爬山越岭……”耿婶反对,她先说辛苦,或说如何如何危险。恰恰是危险让黄丫儿感到刺激,央求道:“叔,叔……”

“好吧。”耿叔经不住缠磨,答应教她打猎。

从最基础学起,练骑马、打枪,教授基本要领,然后带她出去打遛围(猎人遛着走,碰上猎物则打),慢慢放她一个人出去打猎。

黄丫儿出手不凡,头一次独自去打围收获颇丰,两只野兔和一只山鸡。成就感激励了她的兴趣,坚定打猎。

冬天不知不觉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