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岭

4

字体:16+-

参帮被带到三江宪兵队部,押在一间屋子里,说牢房也成,平常用来关押犯人的。连夜要给他们过堂,最先被叫走的是把头黄皮子,宪兵不准说话,他用眼神向边棍田效显传达一种信号:我不会答应给日本人挖参的。

田边棍微微点下头,表示领会。

宪兵带走黄皮子,哗啦,牢房铁门从外边锁上。大家凑到边棍跟前,问:“黄把头他说什么?”

“不给日本子挖参。”田边棍说。

大家沉默一阵,挑杆的问:“黄把头还能回来吗?”

半天无人回答。宪兵队的刑罚很残酷的。

“唉,但愿能给老把头留一口气。”端锅的说。

宪兵将黄皮子带到鸠尾的办公室,气氛不同阴森的审讯室。鸠尾脸上堆着笑,态度和蔼,让座道:“老把头,请坐。”

称呼是真实是虚假且莫论,宪兵中尉的确这样称呼的。对放山人的尊敬一律称老把头。现在不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刺刀上沾着毒药,参帮把头忽然变小成一只蚂蚁,置在锋刃下,而且涂着致命毒药的刺刀下,见血封喉。黄皮子的感觉并非过于敏感,宪兵笑中藏的就是利刃,开始藏着而已,很快凶相毕露。

“请你来……”鸠尾仍然使用棉花一样的语气,说,“是同你商量一件事,希望你能同意。”

“拿棒槌?”黄皮子不愿意绕,直截了当问。

“对!挖参。”

“我不是不给你们拿,棒槌长在荒草里需要找,而且十分不好找。”黄皮子考虑参帮几个人的性命攥在宪兵手里,硬扛不成,诈,他想到诈降,心里开始设计诈降,走出宪兵队才有逃生的希望,到了山里再寻找机会逃生,宪兵狡猾,太爽快答应他们要生疑的。

“这就需要你这样有找参经验的把头了,你身怀绝技。”鸠尾说。

“没啥经验,山里转悠年头多了而已。”

“不,老把头谦虚。”鸠尾要敲钟问响道,“你肯去挖参喽?”

“皇军要棒槌,我去拿。”黄皮子说。

“好,具体细节我们明天谈,你先回去睡觉。”鸠尾吩咐宪兵优待老把头,“去吧!”

黄皮子单独住一间屋子,看得出来宪兵故意隔开,防备他回到参帮中密谋什么。鸠尾连夜讯问其他人,问的内容与把头不同,问哪座山人参多?

“田边棍,你是二把头。”鸠尾对这个参帮了如指掌,每个人担任什么角色都一清二楚,问,“八个人,你们的人数应该是九个,那个人是谁?他到哪里去了?”

田边棍吃惊日本宪兵的情报,小六子站岗,他躲过了宪兵抓捕,但是他不能说,矢口否认道:“我们就八个人,一锅端全在你们这里。”

“撒谎!”鸠尾吼道,他质问,“挖参有双数的吗?你当我不懂参帮习俗。二把头,你别执迷不悟,抵触抵赖没好果子给你吃,学学你们黄把头,他同意为我们去挖参。”

田边棍分析宪兵的话是真是假。他首先否定黄把头去给不共戴天的日本宪兵挖参,如果答应也只是答应,行话说:虚的(假的)。考虑大家的安全,把头设计诈降寻机逃走。

“黄把头女儿呢?她带孩子……”鸠尾问。

田边棍说不知道,绝对不能说出黄丫儿去向。

“有没有这个人吧?”鸠尾究问。

“有,她早离开了,去哪儿不知道。”田边棍说。

鸠尾很生气,二把头这儿问不出子午卯酉,提审下一个。他问:“你是挑杆的?”

“是。”

“鬼哭岭人参很多?”

“我不清楚。”

“你是挑杆的,你怎么会不知道?”鸠尾说。

“挑杆的只是随帮唱影,根本不懂什么。”

随帮唱影?鸠尾不懂啥意思。

“随大溜。”

鸠尾消化一阵才算弄懂,问一个随大溜的人浪费时间。审问完参帮所有人,他去向宪兵队长汇报:“队长阁下,黄皮子同意为我们找人参。”

“噢,很痛快?”

“很痛快。”

“嗯?”宪兵队长林田数马顿时生疑,预料参帮把头要抵触,痛快就有问题,他说,“这不是黄皮子的性格,不对。”

“我看他是害怕了。”

“怕什么?”

“进到我们这里……我见他的手在抖。”鸠尾说,他想到一个成语:杀鸡给猴看,虽然没有杀鸡,将猴牵到杀鸡的现场,闻到血腥味吓坏它,心理防线崩溃,“他肯定怕啦。”

嘿嘿!林田数马笑里含着轻蔑,有的支那人迈进院便筛糠,胆小的吓尿裤子,不都凛然和视死如归。他说:“他害怕就好,马上叫他们进山找人参。”宪兵队长可不好糊弄,林田数马面授机宜一番。

“哈伊!”

[1]清代在皇家领地设打牲乌拉衙门,该机构的任务是专门为皇室贵族置办东北地区的各种特产,如:各种上乘裘皮、天然东珠、绿松石、人参药材、各种珍馐鱼肉、名贵山珍、上等猎鹰等等 。因此,打牲乌拉衙门之下有一批专门从事这些工作的旗人,在清代被称为“乌拉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