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门

字体:16+-

童志林第二次拜访是开小货车来的,而且是一家三口,白娘子带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童桐。他向两位老人介绍道:“佘影,我媳妇。”

“小佘。”尹婶鼻子、眼睛全都笑,她见到一位美人。

“叫爷爷,叫奶奶!”童志林指挥儿子,童桐对爷奶没什么概念,让叫就叫,哪怕朝石头、树木让叫。童音最能打动人心,苍老的心房最易给孩子的叫声穿透。

一声爷爷、一声奶奶解除一切防备,拉开了悲剧序幕,两位老人丝毫未察觉,激动像露水一样打湿他们的眼角,答应的声音有些发颤。

“唉!”

“唉唉!”

尹占海指使老伴儿上街买菜,招待童志林一家。

“叔,婶儿,我们来接你们的,我们马上走。”童志林说。

“去哪儿?”

“进山。”

“进山?”

童志林说到山里住几天,那儿空气好,有山野菜,有林蛙,有鱼,喜欢吃啥做啥。

“山里有场住?”尹婶问。

“六间房子,宽敞呢!”

事情来得突然,两位老人犹豫,童桐又叫,充满磁性地叫,他们被吸引,跟着他们上了车,进了白狼山。

尹占海一年中进过几次同城市连体的白狼山,采一种珍贵的松茸,不是每次都有收获,多是采不到,猴头蘑和木耳总要采到些。老伴儿多年没机会进山,大山对她的**是野菜,她问:“小佘,见到猴头蘑了吗?”

“婶,容易,长到院子里,只差没直接长到锅里。”白娘子夸张道。这样的夸张也可以被三江人接受,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棒打獐,瓢舀鱼,野鸡飞到沙锅里。篡改一下,猴头蘑长到饭锅里。

“猴头蘑?”

“纯正的猴头蘑。”白娘子的确在院子里一截朽木上采到猴头蘑,只是数量不多。

“再早的猴头蘑受吃,炖鸡是鸡肉味儿,谁都挑吃蘑菇。”尹占海老伴儿回忆从前。是啊,从前许多事情值得人们怀念,那时候山货就是山货,货真价实。如今什么都能造出假来,假木耳、假蘑菇……市场上买到真货难矣!能亲手采下山货,看着比吃还香。

尹占海不时仰首望松树,他想的东西比老伴儿想的高级,松茸比猴头蘑贵重。他没问任何人,只是自己心里想,问了句让人听来突兀的话:“志林,你家周围有松树?”

童志林驾车,他没回头,答道:“多得很。”

有松树尹占海感到兴趣,说不准能见到松茸。这对城市老夫妻各怀着自己的兴趣朝一个圈套里走,布局者在身边,与阴谋同行。山林的景色还是美丽的,他们的好心情没被破坏。

“叔,婶儿,快到家啦!”汽车开到树木中的房子前停下,童志林说。

“这地方挺背静。”尹占海老伴儿说。

白娘子说:“这里可好啦,没污染,没人打扰。”

房子一间的,两间的,三间的共六间,分三处建筑,相隔倒不远。最大三间是童志林一家三口住着。

“到家啦,婶儿。”白娘子推开未上锁的房门,这里也用不着锁,她问,“婶儿,这儿环境怎么样?”

“只你们一家人家,孤单了点儿。”尹占海老伴儿说,从喧嚣城市一下子到肃静地方,她有些不大适应。

“我们住惯啦,不觉孤单。”白娘子说。

环境新鲜得很,青藤爬满院落,几种野花盛开。让城里人感觉离蝴蝶和蜻蜓很近。

“林蛙在哪儿?”尹占海问。

“叔,我带你去看。”童志林说。

童志林领尹占海走入林间,大大超出尹占海的想象,他以为林蛙养在山间,其实不然。两山形成的一条沟,两米多宽,深有一米多,沟底长满青草和错综的藤条,沟的两边拉起塑料网。

“林蛙养在这儿。”童志林说。

尹占海透过网眼朝里看,并没见到林蛙。他问:“没见到啊!”

“它们藏在草棵里,白天一般不动,夜晚出来捕食。”童志林说蛙的习性,“所以看不到它们,叔。”

“林蛙吃什么?”

“虫子,林间的虫子。”

尹占海当然知道蛙吃昆虫,问题是林子里哪有那么多昆虫!够不够吃,看蛙的密度了,他问:“志林,你养多少只林蛙?”

“大约三十万只。”

尹占海惊诧,三十万只林蛙活动空间这么狭小?他问:“林蛙能吃饱?你不喂它们?”

“唉!”童志林长长叹口气。

“怎么了,志林?”尹占海见他愁眉苦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