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尘

3

字体:16+-

我在城墙上表演飞行的时候,我父亲正计划送我去县里读书。他卖掉了三只鸡和两只羊,还有一百斤豌豆。他说我的先祖里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贡生,但此后就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了。他希望我能够发奋读书,成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家里要是没有读书人,无论他有多少粮食,养了多少牲口,那都不能算是富有。读书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老实说,父亲的见解是有道理的,他这样说没什么错;不过有个道理他还是没有认识到,那就是成为艺术家才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你想想就会明白:历史上有多少进士举人,都算是学富五车的功名之士了吧,但是真正留名千古的又有多少呢?大部分都烟消而云散了,只有那些留下诗书墨宝的人才有真正的名声。我父亲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能怪他。他从小受苦,没有机会认真读书,有些道理就未必那么清楚了。

事已至此,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进了县城,勉勉强强读起书来。不久之后,我就顿生无聊之心。所见之人都是发奋苦读,整天纠缠于枯燥算式定理之中,个个神情庄严,就好像忙于经国伟业一般;实际上无非都是为了稻粱之谋,何曾晓得人生里更高的快乐?因此我对他们经常有悲悯之意,觉得人生要是如此劳碌而又无趣,倒不如耕田放牧,做一个布衣百姓。谁知他们不但不觉得劳碌,反而觉得我是个可笑之人。他们不相信古画里的书生和道士能够挥舞衣袖,也不相信我可以飞起来。他们虽然在读书,见识却一点儿不比洛镇人多。他们还很势利眼,觉得我学习不用功,将来肯定没有什么作为。他们聚集在一处,经常对我的言行指指点点,有些人还认为我的神经有问题。数学老师还在课堂上公开嘲弄我,他说我要是成为艺术家,那么他也能成为书法家。他这么说的时候,所有人都发出快活的大笑,因为数学老师的字写得就像屎壳郎爬行的痕迹一样,不光难看,还散发出一股屎尿的味道。古话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与如此芸芸众生为伍,有何快乐可言?因此我心中十分苦闷又无法排遣,只能勤奋作画,暂且度日。

我早听说县城里有一位大人物,姓杜名致远,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无所不精,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真草隶篆样样拿手。他远近闻名,许多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以得到他的书画为荣。杜先生在南门外文化街开了一家书画店,店里悬挂的就是他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明码标价,不打折扣的。店里面卖书画的是两个伙计。平常情况下根本见不到杜先生。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当然了,像杜致远这样的人物就应当傲然不群的。我要是能成为杜先生那样的人,我一定也会摆出这样骄傲的姿态。我经常到杜先生的店里去。我仔细揣摩他书画作品里的精妙,觉得杜先生真是聪明绝顶。他学什么像什么。比如说,他画的驴就像是黄胄的。有一次他画得太像了,有个书画收藏家都没有看出来,就当成黄胄的作品买走了。再比如说,他写字也极有才华,他的有些字像是王羲之的,有些字像是郑板桥的,有些字又像是宋徽宗的。我每次看着这些书画,倾慕之心就油然而生。观其书画而想见其人。我心里说,要是能够一睹杜先生的风采,当面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那就是人生里的极乐盛事了。但是要见杜致远谈何容易。店里的伙计说,我若是一次能买杜先生的三幅作品,就可以和杜先生喝茶。这样的规矩倒不是为了钱,因为杜先生从来不缺钱;而是因为想见杜先生的人实在太多,只好立了这样的规矩。我很理解杜先生的苦衷。有朝一日我要是跟他这样有名,我也会立这样的规矩。但是我买不起三幅作品,我父亲卖了鸡和羊的钱连半幅作品都买不到。我不由得发出叹息之声。我的这个样子引起了店里伙计的同情。他悄悄告诉我说,我若是有残砖断瓦一类的古董,杜先生就一定会接见我。因为杜先生很喜欢收藏古董,他见到那些东西之后,不仅会为你泡好茶,还会慷慨奉送给你他的作品。

我有什么古董呢?一时间我想起了那幅《问道图》。毫无疑问,我要是拿这幅画给杜先生,他一定会十分欢喜。我虽然还不能确定《问道图》是何时何地何人所作,但它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来历。光是我的先祖们辈辈相传的经历就很不寻常,就跟你看到的惊险电影一样曲折。我后面会给你讲这些故事。你听了之后就晓得我没有吹牛皮。总之,我的先祖们早就灰飞烟灭,只有这幅画留了下来。我父亲在其他方面有点糊涂,但对这幅画还是很珍惜的。我要拿走这幅画送人,他一定会跳起来跟我拼命。再说我也不能离开这幅画。我要是没有这幅画,我上哪里去体会飞翔的感觉呢?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梦想又在哪里呢?它代表了我先祖的光荣和衰落,又是我艺术生涯的起点。它就像一个人的魂魄一样重要。一个人要是没有了魂魄,那他还算是一个人吗?所以这幅画是不能随便拿给别人的。我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老实说,我这样的念头是可耻的。那么我还能找到什么古董呢?我于是不免又叹息一声。古人云:坐卧不宁,计无所出。我当时就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天,我捡到一块砖。当时我在南门外的洛水河边徘徊。洛水河早已干涸了,只剩下一片充满枯草乱石的河床。在河床的另一边,有几辆挖掘机正在挖取河床里的土石。这里将要修建一座火车站。我是读过县志的,我晓得挖掘机开挖的位置正是古代时候县城的中心。你晓得的,早在秦始皇的时候,我们这里就已经设置了郡县。到了汉代的时候,这里还修建了长城。所以我立刻意识到,挖掘机开挖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够挖出古代的一些陶罐和兵器什么的。于是我就耐心地观察挖掘机开挖土石。果然到了傍晚的时候,我发现了这片砖。已经被挖掘机弄破了,准确地说,是大半片砖。很大,有现在的四片砖那么大,砖上面还有精美的螭纹。我觉得这应该是汉代的一片砖。于是我就悄悄地把它拿回来了。我心里激动,要是拿这片砖给杜先生,他一定会很高兴。

抱着这片砖,我终于见到了杜致远。杜先生的院子门口,摆了两个威风的石狮子,未进门就有一种森严之象。进了杜先生的四合院,到处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只见杜先生穿了一件黑色长袍,戴一副深色石头眼镜,坐在厅堂正中的一把太师椅上面,气宇轩昂,充满了凛然之气。不晓得怎么回事,见到杜先生之后,我竟然浑身发抖,呼吸紧迫,一时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杜先生倒是随和起来。他先是仔细把玩了一番我抱来的那片砖。他说这个砖的确是汉代的,但是这样的砖他有很多,所以算不上珍贵。不过他已经察觉到了我的诚意,所以破例和我见面。杜先生说话的时候一直戴着一副口罩,我还以为他是得了感冒。过了一会儿,他就把口罩摘了。我才发现,杜先生的上嘴唇中间是分开的。原来他有严重的兔唇。我倒是不觉得他的兔唇难看,相反,我觉得像杜先生这样的艺术家要是有一个兔唇,就更能增加他的气度。他让我看见他的兔唇,说明他具有一颗坦**之心。

接下来杜先生所说的话让我感觉到十分美妙。因为他所说的话正是我心里所想的。他对艺术的见解正是我感觉到却说不出来的。杜先生说:大凡艺术家都有非同常人的气象。他从小就能看到好多别人看不见的景象。比如在南门外我捡砖头的地方,他经常看见古代的战马和军队在交战,对阵双方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别人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再比如他有一天梦中醒来,突然就能画梅兰竹菊,飞禽走兽,因为梦里有一位长须道士给了他一支画笔。再比如他写出好字也不是因为勤奋习帖,而是有一次他看秦腔,看到赵子龙在长坂坡上与曹操交战,他恍然觉得赵子龙手中挥舞的不是长枪,而是一管毛笔,正在挥毫泼墨。杜先生顿时就悟出了书法之道。果然从此之后,他就可以随意模仿古代书家的作品,每一次都能达到乱真的地步。还有,学校里是培养不出来艺术家的,学习那些枯燥的功课只会浪费时间,艺术家要是成名,要什么就有什么。你看我,只是上过小学。可你能说我没有文化吗?你看看我过的什么生活,那些读书上了大学的又过的什么生活?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也。

听着杜先生的谈论,我心里充满了敬佩和羡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恍然间就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说话间,杜先生叫人泡茶。只见一位十分年轻的女人走了出来,摆上一套精美的茶具。我起初以为这个女人是杜先生的女儿,后来才知道她是杜先生新娶的老婆。她长得十分妖艳,身上还有一股香气。只见她拿出一把极为考究的紫砂壶来。杜先生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茶壶了,他花了一万元从宜兴买来的,用它泡出来的茶可以使人长命百岁返老还童,还可以一夜御九女而不倒,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样。我反复观赏那把神奇的茶壶,竟至于流出了涎水。喝了这样的茶,果然就觉得神清气爽,四体通泰。杜先生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将来有一天也会有漂亮女人给你泡好茶的。最后,杜先生还送给我一幅一尺见方的画,画上是两头驴。他说这是出于爱才之心,否则他是断然不会送我画的。你晓得的,我那种感激之心真是无以言表。当时我差点儿就要给杜先生跪下磕头了。

现在看来,杜先生送我的两头驴水平寻常,属于他随意而作。后来有一次我实在缺钱,我就偷偷把这幅画卖掉了。我卖了二百元。不过杜先生要是知道了这事,我想他也不会介意。因为我捡到的那片砖其实价值不菲,远远超过他的两头驴的钱。杜先生当时没有说实话。这是后话,不说了。老实讲,在杜先生那里,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尤其不能忘记的是那个年轻的女人。她身上的气味留在我的身体里,很久也不能消散。人生在世,做人当如杜致远。有一天,我要是像他那样,有一个美貌年轻的女人温柔恭顺,软玉温香,为我泡茶研墨,红袖添香,我就觉得人生无憾了。

于是我下定决心,不读书了。有一天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回到了洛镇。我把父亲卖鸡和羊的钱全部买了宣纸、颜料、毛笔、画册和字帖。那天我回洛镇的时候是走回去的。因为我剩下的十元钱在汽车站被贼偷了。我走了八个钟头的路,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我惊奇地看见,父亲还没有入睡。他在昏暗的灯光里看着我。我满身汗水和尘土。我父亲的脸上没有显现出惊奇的神色,就好像他早已料到我会回来一样。接着他发出一声叹息。那叹息包含了他心里所有的悲苦。你晓得的,我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每当遇到很大的麻烦的时候,他就只会发出一声叹息。他不会把自己的悲苦说出来。他不懂艺术,但他晓得我是一个志不可夺的人。

我父亲叹息之时,我看见他身后悬挂在墙壁上的《问道图》。非常确切,我看见画里的书生在黑夜里再次挥动了一下衣袖。他的衣袖带来了一股凉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