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家

第二十六章

字體:16+-

楊柳青送走周銳後,就一心沉到工作中,因為聯辦的麻煩事也挺多,她都得一一處理。STAQ係統這幾年正在應付國庫券一女多嫁,誰知法人股又來了。

法人股就是法人單位以自有資金在股份公司認購的股份,或者原集體企業的資產重估後折算成的股份。當時有規定,公有製法人股禁止在二級市場流通。

於是直到1992年,在深滬上市的近40家公司的流通股,占企業總股本不足15%。不僅這些上市企業的法人股不能流通,法人持有的募集公司的股份也不能流通。而到1994年《公司法》正式生效,並宣布停止批設新的股份募集公司,這類企業已多達6000家,絕不是個小數目。中國的上市公司因為大都從國企改製而來,本就尊卑分明——國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隻有個人股和外資股才行。而個人股又分為公開上市股和內部職工股,外資又分為H股和B股。所以為此鬧出了很大的意見,各方麵都對此不滿,要求改革。

1992年7月初,國務院終於批準STAQ係統為法人股的內部流通試點。聯辦的STAQ係統執行主任名叫鄭智,也是個海歸,電腦高手,楊柳青和田希雲都挺欣賞他,便委以重任。鄭智認為,以國債轉讓為主的STAQ係統已運行兩年,其綜合性場外交易市場已聯通全國三十幾家大城市,係統會員有一百多家,具備了相應的運行規模。幾天後,全國首家試點企業通過該係統組成的承銷團,定向募集法人股3000萬股成功,共募集資金約1、2億元。又過了兩天,該法人股開始在STAQ係統內流通轉讓,首日便從開市的5、8元躍至10、25元,上漲近一倍。當日成交量為300多萬股,成交金額3000多萬元,交投甚為活躍。

九個月後,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由人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銀行,與人保公司及三大證券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NET法人股市場也開通了,其全稱是中國證券交易係統有限公司。很顯然,該係統是STAQ係統的競爭對手,而且它來頭不小,背景宏大,更受投資人青睞。NET開通這一天,投資者就大量進入,成交量頗大。而法人股市場也開始了持續半個月之久的**——從1993年4月中旬到月底,在STAQ係統開通的法人股猛漲到2400家,至5月底便突破6000家,法人股一下子成了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