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字体:16+-

玛丽亚·帕夫洛夫娜对玛斯洛娃的影响,只是一种影响,玛斯洛娃所以受到这种影响,是因为她爱玛丽亚·帕夫洛夫娜。另一种影响就是西蒙松的影响。玛斯洛娃所以受到这种影响,是因为西蒙松爱上了她。

人们的生活和行动一部分受自己思想的支配,一部分受别人思想的支配。那么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多大程度上受自己思想的支配,在多大程度上受别人思想的支配,这就是人和人的主要差异所在。

有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好像做智力游戏似的,随意运用自己的思想,他们对待自己的智力就像对待去掉传送带的飞轮,任其旋转;可是在行动上又屈从于别人的思想,屈从于习俗、传统和法律。另有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行动应由自己的思想来支配,所以他们非常看重个人的智慧,只要是自己的智慧提出的要求,那就一定要遵循,一定要服从,一定要照办。他们偶尔也服从别人的思想,那也要经过一番去粗取精的过程,然后再加以利用。西蒙松就属于这后一种人。一切事情他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决定,然后再行动。

他还上中学的时候,就断定父亲当军需官时积攒下来的钱来路不正当,他对父亲说,应该把这钱交给老百姓,父亲非但不听他的话,还把他骂了一顿。于是他就离开了家,从此再也不用父亲的钱了。他还断定,现存的一切坏事,一切灾难,一切罪恶,都是由于人民没有受过教育,于是他离开大学,加入民粹派,到乡下去当教师。他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地宣讲他认为是正确的道理,大胆地批判他认为是错误的道理。

结果他被捕了,并被判了刑。

在开庭审讯的时候,他认为,法官无权审讯他,他在法庭上公开表述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当法官不同意他的观点而继续审讯他时,他拒绝回答一切问题,他在法庭上一直保持着沉默。于是他就被流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省。他在流放地创造了一种宗教学说,这个学说指导着他的一切行动。这个宗教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无机的物体实际上都是庞大的有机物体(我们可能尚未认识)的一部分,所以人作为庞大有机体的一部分,其任务就是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命,维护这个有机体的一切组成部分的生命。所以他认为杀生是有罪的,他反对战争,反对死刑,反对任何方式的杀人行为,他不仅反对杀人,也反对杀死动物。在有关婚姻的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繁殖人类只是人的低级功能;而为现有的有生命的东西服务,才是人的高级功能。

他用血液中存在吞噬细胞这一现象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在他看来,单身汉就好比是吞噬细胞,其任务就是帮助机体上的病弱部分。他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就是这样生活的,虽然以前,青年时期,他也有过一段**的生活。他认为,除了玛丽亚·帕夫洛夫娜是世界的吞噬细胞外,自己也是世界的吞噬细胞。

他爱玛斯洛娃,这跟他的理论并不矛盾,因为他的爱完全是精神上的爱,不掺杂任何肉欲成分,他认为,这种爱不仅不妨碍他作为吞噬细胞帮助弱者的活动,反而更加激励他去进行这个活动。

除了思想问题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外,大部分实际问题他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的。在解决所有的实际问题时,他都有自己的理论。比如应该工作几个小时,应该休息几个小时,又比如吃什么,穿什么,怎么生炉子,怎么点灯,对这些问题,他都有自己的一套定规。

此外,西蒙松是一个很腼腆、很朴实、很持重的人。但是,他要是决定了要做某件事,别人休想阻止他不去做这件事。

这个人所以能对玛斯洛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因为他爱上了她。玛斯洛娃凭着女性的敏感,很快就觉察到了他爱她,她认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人能爱上她,这就大大激发了她的自尊心,消除了她的自卑感。聂赫留道夫要跟她结婚,是因为他宽宏、大度,还因为过去的事;但是西蒙松爱她,爱的是现在的她,他爱她就是因为爱她。此外,她还感觉到,她在西蒙松的眼里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妇女的不寻常的妇女,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妇女。她还不太清楚他认为她有哪些高尚品质,但是不管怎么说,为了不使他失望,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得好一些,能够体现出她思想上认为的最好的品质。她的这种态度对她争取做一个她能够做到的好人起了促进作用。

他们之间的事从监狱里就开始了,那是一个探望政治犯的日子,她发现有一双纯真、善良的眼睛老是看着她。当时她还发现,这个人很特别,他头发直竖,眉头紧锁,面部表情严肃,目光中流露着孩子般的纯真和善良。后来,到了托木斯克,她被调到政治犯的队伍中后,又看到了他。虽然他们还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他们通过互相交换的目光,说明他们彼此还都记得,而且互相都把对方看得很重要。后来,他们彼此并没说过什么意若情牵的话,但是玛斯洛娃感觉到,只要她在场,他说话总是说给她听的,也是为了她才说的,所以他总是尽量把话说得明白易懂。直到他和刑事犯一起步行时,他们才开始接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