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魂

04 援藏6年的縣委書記

字體:16+-

2007年4月,在上海市普陀區信訪辦工作的紀曉鵬,積極響應號召,報名參加援藏,得到了普陀區委的批準。他來到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部的薩迦縣,擔任縣委書記,開啟了第一次三年援藏之旅。

讓薩迦文化旅遊產品走向世界

薩迦縣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平均海拔在4400米以上,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不到內地的三分之二。盡管那時紀曉鵬很年輕,可當他一踏上世界屋脊,就麵臨雪高原對他人生的最大考驗和挑戰。

頭暈、頭痛、惡心、無力……等等強烈的高原反應,讓紀曉鵬同其他援藏幹部一樣措手不及。原本每分鍾70來次的心跳,一踏上高原每分鍾心跳就超過了100多次。“海拔高,含氧量低;心跳快,動作慢”這13個字,是他初到薩迦縣的深刻體會。為了降低耗氧量,他做什麽事都放慢節奏,可往往還是感覺身體不適應高原氣候。

紀曉鵬到薩迦縣後,經常通宵都睡不著覺,感覺很累,沒有精神,躺在**都是氣喘籲籲的,往往早晨8點卻來了睡意,可9點又要必須起床開會。這個時候他才真正體會到身在薩迦工作的艱難與不易。

身為縣委書記,紀曉鵬明白心中的責任。他帶領“援藏小組”發揚“老西藏精神”,向惡劣的自然環境發起挑戰,盡快調適身體,組織開展調研,確定援藏工做主攻方向。

薩迦縣海拔很高,環境惡劣,植被稀疏,沒有自然資源,發展的道路怎樣開創?薩迦因擁有古老的薩迦寺而聞名。這裏跟薩迦寺、薩迦教派相關的曆史文化資源厚重豐富,被一些研究西藏的中外學者稱為“第二敦煌”。

於是,紀曉鵬就打出發展“薩迦文化牌”。把薩迦傳統的手工藝和悠久的文化曆史聯係起來,確定為重點發展方向。他提出了“以產品宣傳文化,以文化提升產品價值”的思路,同“現代先進科學工藝技術相結合”的辦法,重點發展唐卡、哈達、麵具等薩迦特色藏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