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回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天津。好在侯家后的地方虽不大,但很有名,一问都知道,这样一路打听着就找过来了。可到了侯家后,再一打听“狗不理包子铺”,说是早在几年前就已搬到北大关去了。小回一边问着人,又找到北大关。这时“狗不理包子铺”的门面已经挺大,也更气派了。虽还没到午饭的饭口,铺子里已经开始上人,几个伙计正里外忙着。小回进来看了看,叫住一个伙计说,要找高掌柜。这伙计上下看看她,是个小闺女儿,可再看,只是显小,应该也有二十多岁了,就问,找高掌柜有嘛事儿。
小回说,是高掌柜的老乡,也算亲戚。
伙计一听,就转身进里边去了。
一会儿,少高掌柜的走出来,看看小回问,你找我?
小回问,您是高掌柜?
少高掌柜的笑笑说,你如果说的是老的高掌柜,早在十年前就已过世了,我是怹儿子,都叫我少高掌柜的。说着看看小回,又问,伙计说你是我老乡,听口音,是武清来的?
小回说,我妈,在这儿呆过。
少高掌柜的问,你妈是谁,叫嘛?
小回说,叫李翠翠,小名叫小闺女儿。
少高掌柜的一听,一把拉住小回说,孩子,你妈是小闺女儿啊?快进来!
说着,就把小回带到后面来。
又问,你这趟来,是要干嘛?
小回说,找我爸。
少高掌柜的又看看小回,问,你爸是谁?
小回说,听我妈说,他叫牛全来,小名叫来子。
少高掌柜的想了一下,点着头喃喃地说,明白了,明白了。
小回又说,我妈说,找着包子铺的高掌柜,也就找着我爸了。
少高掌柜的说,你妈说得对,你找着我就行了。
又问,你妈现在怎么样?
小回的眼垂下来,说,不太好。
少高掌柜的看出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就说,孩子,你先踏实住了,饿了吧?先吃点儿包子,喝碗稀饭,我这会儿离不开,过一会儿找个人,先带你过去。说着就让伙计端来两碟包子、一碗稀饭。看着小回吃完了,才让人把她送到鞋帽店这边来。
来子正在账房算账。一见小回,又听说是小闺女儿的女儿,很意外。
小回见了来子,张嘴就叫了一声,爸。
这一叫,更把来子叫愣了。
又仔细看看她,心里轰的一下,立刻就明白了。
赶紧拉住问,你妈呢?
小回忍着泪说,在家呢。
来子把她拉过来,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着,看眼角眉梢儿,还真像她妈,但也有像自己的地方。这时,突然有个这么大的女儿站在眼前,就像在做梦。
哽咽了一下,又问,你妈这些年,好吗?
小回摇头说,不好。
小回说,我妈这些年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又梦见你了。
来子听了忍了忍,才没让眼泪流出来。
小回随她妈,是薄嘴唇儿,说话不光清楚,也利索。本来在来的路上心里还打鼓,天津这么大,又从没来过,不知这一趟能不能找到这个没见过面的爸。现在竟然挺顺利地就找见了,心里总算踏实下来。这时来子一问,她跟她妈这些年的情况,也就一五一十地全说了。
当年李显贵本来已答应张楼村的张同旺,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张家那边也已经准备过彩礼。可就在这时,小闺女儿却突然不见了。李显贵一下急了,赶紧让小闺女儿的大哥去四处找。小闺女儿的大哥叫大虎。大虎把村里村外都找遍了,又一直找到镇上,也没见小闺女儿的踪影。这时李显贵就明白了,女儿是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了。她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天津。可天津这么大,又上哪儿去找?当然,李显贵这时也不想再找了。他把女儿许配给张同旺这么个半大老头儿,心里本来就不情愿,只是为了还债才迫不得已。现在既然女儿走了,也就正好,家里这边的事,天塌下来自己顶着就是了。张家那边一听小闺女儿走了,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无话可说。这事也就只好放下了。李显贵本来已经打算卖房。但就在这时,张楼村豆腐房的黄掌柜又来了,对李显贵说,这张同旺毕竟是个走南闯北的人,倒通情达理,也有情有义,这桩婚事虽没成,可还让带话过来,说可以拿出当初说好的彩礼钱,当然不能再叫彩礼,只当是借给李显贵,让他先把这难关渡过去,不过该怎么说怎么说,李显贵得把房契押给他。李显贵一听感激不尽,借钱押房子,也是天经地义,况且押房子总比卖房子强。这以后,李显贵用这笔钱还了账,买卖也就一点一点又缓起来。但买卖是缓起来了,经过这一番折腾,李显贵却病倒了,且这一病就起不来了。在炕上躺了些日子,李显贵知道自己也就这意思了,就把儿子大虎叫到跟前,对他说,去把小闺女儿找回来,他临死想见见她。
大虎一听,这才来天津找小闺女儿。
大虎听人说过,曾有人在侯家后见过小闺女儿。到了天津,就直奔侯家后来。大虎一想,小闺女儿一个女孩儿,在侯家后不会去铺子当伙计,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已经嫁人,要么自己想办法做点小买卖。可他到这儿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只好在街上见人就打听。仗着侯家后地界儿也不大,打听了两天,还真打听到了。有人说,前面的“狗不理包子铺”,好像有个女孩儿叫小闺女儿,说话口音是武清的。大虎一听赶紧找过来。到了包子铺门口,没敢进去,只站在街边朝铺子里看。这时小闺女儿正从后厨往外端包子,一眼就看见了窗外的大虎。把包子给客人放下,就赶紧出来了。大虎一见小闺女儿,挺大个男人,眼泪一下就流出来,哽咽着说,这些年,你跑到这儿来,也不跟家里说一声。
小闺女儿倒没哭,只是看着大哥问,家里怎么样,爸呢?
大虎这才说,爸快不行了,想你,一直念叨着想见你。
这下小闺女儿哭了,立刻就要跟大虎回去。
但想了想,又说,今天还不能走。
大虎问,为啥?
小闺女儿说,还有点事,明儿一早吧,你先找个地方住下。
兄妹俩约好,大虎就先走了。
第二天一早,小闺女儿就跟着大虎回武清了。
来子这才明白了。这些年,他一直在想当初那最后的一晚。小闺女儿当时跟他说,这辈子除了他,她谁也不嫁。还说,她一定等着来子,也让来子等她。现在再想这些话,她当时应该已跟她大哥约好,第二天一早就要回武清了。这时,来子看着眼前的小回,心里一酸,嗓子又一热。显然,也就是那一晚,他俩就有了小回。
小回又说,当年她娘回去,家里的生意已经又不行了。这时李显贵躺在炕上,大虎不光身子骨儿不行,人也窝囊,顶不起家里的这爿生意,于是买卖就又垮了。李显贵见债主子整天上门催债,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眼看着就要搬东西封门,就把小闺女儿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说,他死了倒好说,可难办的是她大哥,她大哥天生窝囊,只怕自己一死,就得让债主子赶到街上去。李显贵流着泪说,他这一辈子虽没混得太像样,可也要个脸面,总不能自己死后,儿子上街要饭。这时小闺女儿的肚子已经显形儿,也跟家里说了,这回要不回来,就在天津嫁人了。这时,就跟她爸说,您说吧,让我怎么帮我哥。李显贵问小闺女儿,还记不记得张楼村的那个张同旺。小闺女儿说,当然记得,要不是他,我当初也不会去天津。李显贵说,这两天,他又让黄掌柜捎话来,说小闺女儿虽然怀孕了,他也不嫌,只要小闺女儿同意,他还愿意娶她。李显贵说,就当为了爹,也为救你大哥,你就答应这张同旺吧。
小闺女儿一见爹已说到这个份儿上,只好咬牙答应了。
这以后,小闺女儿就嫁到张家。后来生下小回,取名李香香,小名叫小回。小闺女儿后来告诉她,让她叫小回,是让她记着,她爸在天津,将来有一天还要回去,找她爸。
来子问,这次,为嘛来天津?
小回说,这个张同旺,本来一直对她娘儿俩挺好,可前些日子死了。他一死,几个儿子为分家产闹起来。后来越闹越乱,小闺女儿是个姨太太,自然没有跟他们争的份儿。这时小回已经大了,她妈也不想让她夹在这几个儿子中间,这才让她离开张家,来天津找她爸。
来子叹口气说,没想到,你妈这些年,这么不容易。
小回见了来子,一直没流泪,这时一听这话,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说,她出来时,她妈反复叮嘱,真找着她爸了,告诉他,千万别去看她。她妈说,她跟他的缘分,这辈子已经尽了。当年的事,留在心里就行了,当个念想儿,别再见面了。
来子听了摇摇头,又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