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

第六十四章

字体:16+-

来子在鞋帽店的生意上,从没打错过主意,一步俩脚印儿地走了这些年,才把这“福临成祥鞋帽店”做成个在侯家后有名有姓的字号。可这回,“缎儿鞋”的这一步还是没踩准。铺子里本来已经进了料子,也准备了各种丝线,小回绣的缎子鞋面儿也都挺像样,可就是一件事没想到。天津用缎儿鞋的,一般都是闺女出门子。所谓“出门子”是天津的说法儿,也就是女孩儿出嫁。成亲这天,脚上得穿一双像样的“缎儿鞋”,而且颜色越鲜艳越好,天津人叫“鲜活儿”。可这时天津已经沦陷,街上到处挂着太阳旗,有的地方还有端着刺刀大枪的日本兵站岗。谁家聘闺女或娶媳妇,也就没心思再大操大办,这一来用“缎儿鞋”的也就少了。来子让绱鞋师傅试着做了几双,样子都是老样子,尺码儿也齐全,可摆了一春一夏,只卖出一双。再后来也就没人问了。这一来准备的材料就都窝在手里了。

入夏的一天傍晚,小回的大舅大虎突然来了。

来子正在账房算账,一见铺子里来个满头大汗的男人,立刻走出来。来子不认识大虎,见这人挺急,花白的二茬子头,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打量了一下问,您要买鞋?

大虎倒认识来子,立刻说,你是来子?

来子一听这人这么叫自己,就知道是熟人,但再看看,还是不认识。

大虎这才说,我是小回的大舅,我叫大虎。

来子一听大虎就知道了,赶紧让他来到账房。

大虎急着问,小回呢?

来子说,在后面。

说着就让伙计去叫。一会儿,小回从后面出来了。

小回一见大虎有些意外,赶紧说,大舅,不是我妈有事吧?

大虎说,就是你妈。

大虎告诉小回,她妈在张楼村的张家,整天让张同旺的那几个儿子挤对,说又说不出来,已经窝囊病了,这几天刚接回家来。大虎对小回说,她自己倒没说,可这么看着,心里是想闺女了,这次来天津,没敢告诉她。又说,你还是赶紧跟我回去吧。

小回一听就哭了,立刻就要跟大虎走。

来子想想说,我也去吧。

大虎一听来子也要去,看看小回,又看看来子,一时拿不定主意。

来子叹息一声说,其实我早该去,这回再不去,恐怕就没机会了。

小回也说,我爸要去,就让他去吧。

来子赶紧把铺子上了板儿,又给几个伙计放了假。看看铺子里没人了,才来到后面的暗室。小回也跟过来。田生出去了,只有申明在。申明披着上衣,正坐在桌前写东西,一见来子和小回进来,赶紧站起来。来子告诉申明,他和小回有点急事,要去武清几天,铺子的生意先歇了,申明和田生再出来进去,一定要小心。申明说,这我知道,现在时局很紧,天津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我们肯定会注意。这时小回红着脸说,等田生回来了,告诉他,给他做的那双鞋已经做了一多半,帮子都绱好了,只能等回来再接着做了。

申明笑笑说,好,等他回来,我告诉他。

来子和小回又回蜡头儿胡同收拾了一下,就和大虎一块儿奔武清的北藕村来。

小闺女儿这回在张家,是让张同旺的几个儿子打了。张同旺一共三个儿子,老大张春贵,老二张秋阳,老三张夏荷。张同旺这些年一直跑南边做生意,老大张春贵也就接了他爸的生意,一直跑外。老二张秋阳在天津。张家在天津南市有一爿绸缎庄,还有两个货栈,老二就一直打理这边的铺子。老三张夏荷在家里看着产业。现在张同旺一死,几个儿子就都回来了。发送完了张同旺,开始闹分家。小闺女儿从办丧事时,就已看出家里的苗头不对,不想让小回搅到张家的事里,所以才赶紧打发她去天津找她爸。本来自己也不想再在这张家呆了。可要回娘家,娘家的爹妈都已不在,回大哥的家又没这道理,况且大嫂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也就只好还在张家忍着。前一年天津发大水,把南市的绸缎庄和两个货栈都淹了。张同旺的二儿子一见世道越来越乱,物价飞涨,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就把这几个铺子都卖了。

张家的几个儿子闹分家,小闺女儿本来一直没说话。可这回老二把绸缎庄卖了,她就不能不说话了。当初张同旺活着时有言在先,这绸缎庄等他百年之后,要留给小闺女儿,让她养老用的。当时这话,也是当着他几个儿子说的。现在这老二没跟她商量,就把这铺子卖了,且卖的钱也没给她,这就没道理了。但小闺女儿不说话还好,这一跟老二理论,张家的几个儿子早就憋着轰她走,这回倒齐心,一下有了借口,立刻就都冲她来了。小闺女儿本来就是个不吃亏的人,这几年在张家一直憋屈着不说话,也是看着小回。现在小回已走了,张同旺也死了,一下就爆发了。先跟张家的几个儿子大吵了一通,一气之下把客厅也给砸了。这一下张家的几个儿子也急了,浑劲儿一上来,就把小闺女儿打了。小闺女儿的气性本来就大,一个女人,又打不过三个大男人,这一挨打,一下就气得挺过去了。张家的几个儿子一见,正好借这机会来给她大哥大虎送信儿,就这样把她拉回来了。

来子和小回赶回北藕村,已是晚上。小回到家一进屋,见她妈躺在炕上,身上盖着一床薄被,脸在灯底下白得像纸,就扑过来趴在她身上哭起来。小闺女儿没想到小回突然回来了,一把搂住她,也不停地流泪。这时一抬头,就看见了来子。已经二十多年了,来子也已经有了白头发,但小闺女儿还是一眼就认出来。来子这时也看着小闺女儿。俩人四目相对,就这么看着。看了一会儿,来子才喃喃地说,你那天早晨走,也不说一声。

说完,眼里的泪就流下来了。

小闺女儿叹口气说,我说了,不让你来,你还是来了。

来子说,我先不走了,留下陪你几天。

小闺女儿摇头说,你铺子里还有生意。

来子说,我把生意歇了。

来子这一说,小闺女儿终于忍不住了,把脸转过去,身子一抽一抽的。看得出来,是在哭。小回推着她妈说,你这些年一直说想我爸,现在这不是来了吗?

小闺女儿说,可这时才来,这就是命啊。

说着又看看来子,说,你再不来,就见不着我了。

一边说,就又哽咽了。

来子就在大虎家里住下了。每天守在小闺女儿跟前。小闺女儿爱吃来子包的馄饨。来子在“狗不理包子铺”干过,最会和馅儿,擀的馄饨皮儿又筋道。每天三顿饭,只给小闺女儿包馄饨。包完了,小回煮了,再给端过来。这样过了几天,小闺女儿的脸上就有血色儿了。这天晚上,小闺女儿对小回说,你先去睡吧,我跟你爸说会儿话。

小回就回屋去了。

小闺女儿看着小回出去了,才对来子说,没想到,咱夫妻俩,是这样的缘分。

来子说,等你好了,我就娶你,明媒正娶一回,这辈子才对得起你。

小闺女儿笑笑说,来不及了。

来子说,来得及,再过过,你就好了。

小闺女儿说,我自己知道,也就这意思了。

说着又摇摇头,我要跟你说的,是咱小回。

来子说,你说吧。

小闺女儿说,这孩子随我,脾气太硬,嘴也不饶人。

来子说,是啊,就像戏文上说的,自古钢刀口易伤。

小闺女儿说,以后,你把着她点儿,再有,给她找个好人家儿,这辈子,别再像我了。

小闺女儿说到这儿,就说不下去了。

这以后,小闺女儿就不吃东西了。她对来子说,肚里没食,能死得干净。

来子让她喝水。她就只喝水。

又过几天,一个晚上,小闺女儿看着来子说,是时候了。

来子看着她。

她说,我该走了。

来子伸出手,一下一下地摸着她的脸。

小闺女儿抓住来子的手,冲他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