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案今說1

8、討債的英雄

字體:16+-

既然有了債權、債務的關係,就必然是有一方要履行債務,但是現實中是很多人,不願意履行債務。

而有時,有人欠債不還,這樣的古人改怎樣去討債呢?他們會不會尋求官府的司法救濟呢?在中國的司法實踐中,一些富有同情心的官員,往往不願意為債權人去討債,因為他們覺得放債的人都是富人,對富人有個詞就叫為富不仁。

有一件事在曆史上被傳為了美談,顧覬(ji,四聲)之是個好官,而他的三兒子顧綽是個惡棍,到處放債。

顧覬之後來調任吳郡太守,然後就對這個顧綽說了:“我過去一直反對你放債,不過現在想想咱們也太窮了,連日子都沒法過了,這次我正好調到吳郡去,正好幫你討債,你就把契約都拿來吧,給我就是了。”

顧綽一聽,老爹終於開竅了,他去要債,誰敢不給?這傻小子信以為真,從抽屜裏拿出了一大騾子契約,交給父親。

沒想到顧覬之拿了一個火盆,一把火把這些契約都燒掉了,然後就派人到民間去宣布,:“欠我家三郎錢的,都不必還了,契約已經被燒掉了。”

顧綽那真是懊惱不已,恨自己把契約都給了老爹,這一刻他的腦子裏,隻有哪吒,金剛葫蘆娃,柯南,這些人物形象了。這哪是大人辦的事?不過,懊悔歸懊悔,顧綽也無話好說,隻能垂頭喪氣,以後再也不敢放債了。

好多人放債,要不回來錢,他們就找官府的人幫忙要。南北朝時,北齊有個放債的和尚。

這個和尚是個管理地方宗教事務的僧官,他放債之後就總是和官府打好關係,最後大著官府的旗號去要債。

當時南清河太守蘇瓊就不願意為他討債,不過他也不願意得罪這個和尚,他一來,你不是和尚嗎,咱倆有話題,蘇瓊就對他談佛法,一談就是一大天,談的這個和尚都暈了。到處去放債的和尚,整天不務正業,估計佛法也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