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个根系扎实的人

想像青花鱼一样工作后下线

字体:16+-

在我的性格特点中,我最不喜欢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急躁的性格,二是极端的想象。一般来说,把自己的某个特点视为缺点,原因不外乎是这个特点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不喜欢的这两个性格特点在工作上也可能会对我有所帮助。

急性子的我总是非常迅速地处理工作,从不拖延。我的工作任务主要是策划和沟通,每天会有很多细碎的工作要处理。收到与业务相关的电子邮件后,我会在第一时间查看,确认要接收的是不是该邮件,并且立刻在头脑中以重要性为序进行分类,筛选出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业务迅速向决策者报告。但是上司常常把报告放在那里好几天不置可否,我得不到反馈,无法推进工作,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心里憋闷得很。此时的我,就像一条刚钓上来的青花鱼,因为受不了自己的急脾气快要窒息了。

不管是通过电子邮件,还是通过公司内部的聊天软件,我接到业务信息后,都会立刻回复对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也会告知对方最晚什么时候答复。回复完之后,我会给邮件贴上相应的标签,做好分类便于日后查找;不必要的广告邮件会立即删除,这样做虽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可以让我的电子邮箱保持清爽利落,不会杂乱无章。另外,我也会经常删除邮箱和电脑里没用的文件,清空回收站,防止电脑速度变慢。在我看来,电脑变慢或染上病毒,无异于木匠的工具生锈。电脑是我最亲密的工作伙伴,只有日常做好维护,它干起活来才会干净利落。

在工作中,我与自己“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让团队伙伴和对方负责人等我。没有什么工作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公司当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做项目。即便是自由职业者,也必须为委托人和客户着想。所以,人们经常说:网线外面也是有人的。

我珍视自己的时间,也认为别人的时间同样珍贵。对于工作伙伴的关照,除了时间管理,我还每天都叮嘱大家要及时回信息,共享工作进度。当某人工作不顺利时,我不只提供心理安慰,还尽量给出一些解决的方案。

我这条青花鱼最擅长的就是怀着“先做一下试试看”的心态,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时,就开始构建基本框架。即使没有具体的指示,我也会收集很多案例,提出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逻辑撰写策划方案。我认为,开始做很重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去调整方向,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是啊!性急如我,真可谓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青花鱼了——急性子会成为工作的推动力。

性格急躁,被我谦虚地说成缺点,又巧妙地说成优点,但其实由于急躁而失去的真的很多。首先是我会误认为别人也会按照我的速度工作。“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复!”我腹诽着。左等右等得不到回复的时候,我就会在头脑中产生极端的想象,各种假设繁杂纷飞,把我的心烤得焦黑。虽然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也已经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放松下来,不要着急,不要做无谓的假设,但是想达到“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的旁观者心态还是很不容易的。

虽然我从不拖延,总是非常快速地处理业务,而且精于日程管理,但还是将加班变成了一年到头的例行活动。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从早到晚以两倍速工作的我,可能放电也是按两倍速进行的吧?具体的表现就是从离开公司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进入了默然修行的状态。疲惫的我什么话也不想说,工作中已经用太多的语言消耗了大量精力。虽然很多人喜欢通过闲聊释放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但是我下班以后完全不想再讨论和思考工作上的事,所以,如果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我不想接收任何跟工作有关的信息。

有几位上司和工作伙伴,常常在休息日或者下班后通过手机聊天工具联系我,讨论一些在上班时间内也能轻松做完的工作。

虽然一番短暂的对话对休息日也处于工作状态的他们来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但是对被联络的我来说,要将正在充电、补充能量的大脑重新调整到工作模式,会让我觉得非常可怕。我被预约为24 小时工作了吗?

2017 年,法国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通过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电话、聊天软件等方式进行业务联系,赋予劳动者下班后“断网”的权利。为了真正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想要享受这种不被联系的权利。如果按照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宗旨,实行每周52 小时工作制,那么必须实行工作时间外禁止业务联系的法案。

——青花鱼女士下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