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廖永忠之死

字体:16+-

当胡惟庸昂首阔步地走进中书省时,刘伯温辞职了。他的理由是,自己年老又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不能履行监察百官的职责。朱元璋表示同意。一方面,刘伯温的确越老越糊涂了,很多事情已经依仗不了他;另一方面,中书省显然已经归于平静,也不需要刘伯温再做什么了。

刘伯温辞职后,朱元璋继续着他治理天下的大业。对外,他不停地向蒙古人发动实质性的打击;对内,他用各种小动作玩弄群臣于股掌之上,时刻监控着群臣的动向——即使睡觉时,他也有一只眼睛不会闭上。在这种变态般的警惕中,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叛徒,这个叛徒就是廖永忠。

大多数人都知道廖永忠不是个省油的灯。杨宪在中书省上蹿下跳时,最先勾结的对象就是廖永忠。按李善长的说法,廖永忠既不属于安徽帮,也不属于浙江帮,而属于巢湖帮。这个帮派成员以水军将领为主,他们紧紧地团结在老大廖永忠的周围,对安徽帮和浙江帮的斗争采取“观虎斗”的策略。不过1370年杨宪进入中书省后,巢湖帮的理念发生了一点改变,廖永忠积极地和杨宪合作,希望能“刚”掉以李善长为首的安徽帮。

廖永忠本来想抱紧安徽帮这棵大树,可李善长和那些陆军将领却特别反感水军,这也是朱元璋自创建水军以来形成的政治特色,由于和陈友谅的水战中出力最多的是巢湖帮的水军,所以朱元璋当时对巢湖帮的成员大肆封赏,从而引起了安徽帮那些陆军将领的嫉妒和反感。

当然,最让安徽帮反感廖永忠的,则是他杀掉了韩林儿——这等于是弑君,不但罪大恶极,而且毫无品德。廖永忠抱不上安徽帮的大腿,就想去抱浙江帮刘伯温的大腿,可刘伯温向来刚正不阿,虽然告诫朱元璋不要把韩林儿当回事,却从没有说过要杀了韩林儿。廖永忠顿时跌入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这时候,杨宪雪中送炭,给他带来了温暖,他自然而然地投入了杨宪的怀抱。

杨宪收集汪广洋的私密信息时,廖永忠就命令巢湖帮成员全力支持他,而他本人也亲自上阵,甚至比杨宪还欢腾。朱元璋发现了他的反常举止后,曾经多次警告他:“人不可贪,有理想是好事,但有私欲不但是坏事,还会误事。”

人一旦被权力欲望所掌控,就根本不会再去倾听了,廖永忠就是这样。幸好,杨宪被李善长一招绝杀,廖永忠才没有犯更大的错误,不过这也足够让朱元璋对他产生厌恶了,只不过因其功勋巨大,所以并未处置他。

朱元璋认为放他一马,他会洗心革面,想不到朱元璋错看了人性。1372年,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做李文忠的副手,进攻北元的心脏地带。廖永忠心怀怨恨,不听李文忠指挥,导致北伐兵团被蒙古人包围,险些全军覆没。回到南京后,朱元璋当着全体文武百官的面对廖永忠进行严厉斥责。廖永忠口口声声知错,却没有半点愧意。

朱元璋为了拯救他,单独召见了他,气急败坏地问:“你这几年到底怎么了?”

廖永忠憋得满脸通红,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后来,朱元璋隐约明白了廖永忠变态行为的来源:他被封为了侯爵——但他认为,自己应该被封为公爵才对。为什么他会这样想呢?因为廖永忠当初立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奇功,那就是杀掉了韩林儿。而这件事,大家都假装不知道,众所周知,这是廖永忠在为朱元璋背锅。

朱元璋想明白了这件事,也就想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对待那些总把对你的恩情记在心上的人,要么还他以恩情,要么让他永远都不能接受这份恩情。朱元璋思来想去,决定采用后一个办法。

很快,廖永忠在军中的职务被明升暗降,其在政府中的职务也从实权要职变成了名誉性的虚职。而这时,廖永忠的思维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朱元璋越是这样对待他,他就越是愤怒,而且经常在家中的夜宴上满腹牢骚,朱元璋的那些特务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他发牢骚的全部内容。

朱元璋痛下决心,开始收网。1374年末,廖永忠的一名家奴突然告发主人,说他祭祖的物件当中有违禁品。朱元璋下令专员进入廖永忠家搜查。

当廖永忠看到搜查人员从他家中搜出了一大批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祭祖物件时,瞠目结舌。他的智商在飘**了几年后,此时终于上线了,他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在朝会上声泪俱下地指责廖永忠对不起他,而且声称很不忍心处决廖永忠。众臣只好顺着皇上的慈悲之心,替廖永忠求情,希望皇上看在他是当初战友的情分上,饶他一命。

朱元璋同意了。退朝后,他去狱中探望廖永忠,单刀直入地问:“你可知罪?”

廖永忠原本想解释什么,可看到朱元璋那毫无表情的脸后,释怀地回答:“臣已知罪。”

朱元璋被廖永忠这句话搞蒙了,因为廖永忠没有罪,那些违禁品是他安排的。这种迷惑还未解开,他马上眼前一亮,心中猜想:廖永忠肯定还有别的罪,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

他开始诈廖永忠:“你知罪?你知何罪?”

廖永忠平静地回答:“天下已定,臣岂无罪!”

这八个字,让古往今来为主子打天下的人为之一哭!

换作别人这样说,朱元璋还会叹息几声;可廖永忠这样说,他除了叹息外,心中更是沉重。他对廖永忠说:“外界传言,你当初杀了韩林儿,这就是大罪。”

廖永忠大笑:“皇上,是不是我杀的,您难道不清楚吗?”

朱元璋满脸的横肉变得僵硬,眼中仿佛要射出钉子:“廖永忠,你真是找死!”

廖永忠摇头叹息说:“不说这事了,西汉的韩信曾经说过,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冷笑道:“这不是韩信说的,这是范蠡说的。你以为你是韩信,我是汉高祖刘邦?”

廖永忠回答:“臣是不是韩信,可不敢说;您是不是汉高祖,您自己是知道的。”

朱元璋发火了。他说:“徐达、李文忠、冯胜都还在世,你怎么就说我是汉高祖?”

廖永忠平静地回答:“汉高祖杀忠臣,也是一个一个杀的。”

朱元璋更加恼火了,还有点气急败坏:“如果做臣子的不胡乱搞事,做主子的会愿意杀人吗?你当我们这些做皇帝的是天生杀人狂?”

廖永忠不再说什么,他盯着监牢里最黑暗的角落,屏息静气,像是要学老和尚坐化,把自己活活憋死一样。

朱元璋也不再说什么,当他走出廖永忠的牢房时,太阳高照,南京城到处都是钻石般的阳光。

1375年春天,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在暗无天日大牢中的廖永忠,因温度上升,他浑身冒汗。于是,他突然下令说:“把廖永忠关到露天牢房去,让他晒晒太阳。”

在阳光暴晒下,廖永忠在露天的牢房中被晒成了小黑人。狱卒向朱元璋报告:“温度太高了,廖永忠每天都中暑。”

朱元璋说:“哎呀,你们这群废物,为什么不给他降温?你们用秦淮河最凉的水给他降温啊,千万别热死我的爱卿啊。”

安徽帮的一群功臣纷纷跪倒在地,情感充沛地歌颂朱元璋:“皇上真是宅心仁厚,廖永忠本该被处决,可您还是保了他的老命,还注重他的生活质量,我等必永远效忠皇上。”

朱元璋说:“我不能杀功臣啊!”

就在廖永忠被热得死去活来时,狱卒们拖来了几百斤水,不停地向他身上猛浇,这让廖永忠想起韩林儿掉进冰冷江水时的情景。他不由得嘟囔起来:“这就叫现世报啊。”

狱卒们对朱元璋的命令执行得非常彻底,不但在烈日炎炎的白天用冷水给廖永忠去暑气,就是到了晚上,也会对廖永忠当头浇灌无数桶冷水。这种敬业态度,让廖永忠叹息不已。他想起韩林儿临死前对他说的那句“你何必着急?”又开始嘟囔:“现世报啊,现世报。”

在狱卒们辛勤工作下,廖永忠终于病倒了。朱元璋表现得气愤难当,把那些狱卒全部处死了,并且亲自跑到狱中安抚廖永忠,最后对他说:“你放心,我不杀功臣。你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

于是朱元璋下令给廖永忠来四十大棍,再把他敲锣打鼓地送回家去。廖永忠回家后已是半个死人,几天后,一命呜呼。

巢湖帮失去了主心骨,本来就势单力薄的他们纷纷退群。此时的朱元璋在宫中微笑着,现在,只剩下对他忠诚如狗的安徽帮了,想必这是极好的事。